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朱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2):62-66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家体制不同的历史著述,纷呈迭出,形成了我国古代史学著述的一个高峰期。和史学的发达一起到来的是传记文学的繁荣,别传又是魏晋时期传记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别传之所以在魏晋时期创作如此繁盛,史官文化传统、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等是其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向丽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93-95
张爱玲与多丽丝.莱辛作为女性作家,她们都对女性的心理倍加关注,都对女性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探索。文章对《倾城之恋》与《另外一个女人》中的白流苏和柔斯形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认为她们性格的差异和最后结局的不同是源自各成体系的中英文化传统及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3.
魏彩苹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5-59
移风易俗,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大任务,它上承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时期的“六劝”活动,贯穿延安13年,开启了新中国移风易俗实践的崭新历程.这一时期的移风易俗实践内容丰富,涉及生活方式、社会风气、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社会、民生层面的内容,直指群众生存需求,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效果明显.因此,考察延安时期的移风易俗运动,总结历史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11-115
从"风"到风俗的意涵演进体现为如下文化化历程商周及春秋早期,"风"被神化并呈现出自然律与文化化相结合的特色;春秋早期到中后期,"风"渐次出现牝牡相诱、风气、采集、民间音乐等义项,展现出文化化的群体品格;春秋后期至末期,官方将先王之乐的风教作用与群体文化直接相连,提出"天子省风以作乐",风俗之义最终脱离民间音乐,具有了意识形态品格.这一历程启发荀子首倡"移风易俗"命题,显示了先秦官方文化政策的形成背景. 相似文献
5.
"移风易俗"是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它在古代美学史上的发展可分为四期:先秦,荀子基于性恶论,主张以音乐和谐情感的作用,弥补礼义强扭人性的刻意、划一之偏,首次提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移风易俗命题;秦汉之际,<乐记>从理论上进一步突出了命题的意识形态性,而<吕氏春秋>、<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修正并重新解释了该命题;到汉代,由于谶纬迷信的泛滥,命题的意识形态性在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被相应地神学化,后经<白虎通>的阐释,该命题被正式颁布为官方意识形态;魏晋时期,嵇康从道家自然人性论出发,否定了音乐移风易俗的道德性、神学性及政教性,弱化了命题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界创造性地提出"重估大传统",重新反思文化"大传统",以求达到对现有文明历史框架的超越与拓展。四重证据法作为"重估大传统"的方法论之一,在叶舒宪等人的一系列学术探索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四重证据法作为本土的人文科学方法论,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学者为突破西方现代学科建制所作的努力,同时也在反思人文与科学之间对立的世界性思潮中,为弥补人文与科学的割裂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文章将结合实例,着重讨论多重证据法之第三重证据和第四重证据的性质及运用,透视其在方法论的维度上如何融合实证与阐释两种理路,从而有效地调和了人文阐释与科学实证之间的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7.
刘加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6):98-103
客家人东迁台湾后,传承发展了"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爱国爱乡、无私无畏"等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是台湾客家人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也有力佐证了海峡两岸客家人血肉相连、血浓于水,海峡两岸中国人同根同祖同文化。充分挖掘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对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于世界许多民族国家来说,史诗无疑是一个重要文类.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通行着非常狭隘的史诗观念,这种观念是以古希腊史诗为范例的.问题集中在什么是史诗、什么不是史诗.中国史诗体量巨大、类型多样,至少在形式上是多样的、演述是多样的、受众是多样的、社会功能是多样的.我们要根据多元的史诗传统,树立多重选择的研究视域,为世界史诗研究提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智慧是一切哲学与宗教传统的中心,本文是对早期儒家和犹太-基督教传统中的智慧观比较研究的一种思考,通过分析两种传统中智慧观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来把握智慧的本质和价值,力图从比较的框架来审视智慧的哲学含义、伦理蕴涵和宗教层面,进而理解早期儒家和犹太—基督教传统中智慧观在文化、政治和哲学上的分歧之处。 相似文献
10.
叶萌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1(3):101-105
唐诗之所以繁荣,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高峰,是诗歌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汉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趋势。如何读诗,如何理解诗,是探讨唐诗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诗并不神秘,要更好地理解唐诗,必须从文化传统和汉语言特点这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