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99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31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550篇 |
理论方法论 | 140篇 |
综合类 | 3300篇 |
社会学 | 33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185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228篇 |
2011年 | 245篇 |
2010年 | 213篇 |
2009年 | 253篇 |
2008年 | 221篇 |
2007年 | 326篇 |
2006年 | 371篇 |
2005年 | 339篇 |
2004年 | 338篇 |
2003年 | 305篇 |
2002年 | 248篇 |
2001年 | 207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赵小若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6):42-43,48
中国山水画,在以崇尚"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听任自然的老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玄学风气中形成,逐渐确立了简淡、玄远的美感和艺术观,并在历代艺术家不断诠释客体与主体、自然与自我的艺术审美关系的创作过程中,完成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 相似文献
42.
史许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8-129
面对“审美化”的中国文化 ,我们不能不对“美育”重新做出判断。当代中国文化的现实已向传统的美育提出了质疑 ,“寓教于乐”与“技能至上”在质疑中显得尤为尴尬。 相似文献
43.
杜道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4):72-77
盛唐人的艺术创作虽然各有特色,风格不一,但是对天真的自然,真态真情的审美追求都是共同的,并由此形成了盛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风尚,创造了盛唐诗歌和艺术的辉煌. 相似文献
44.
隗建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5)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剖析人的素质结构及其组成成分 ,对于探究教育和环境对素质发展的影响并从中选择促进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大有裨益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德智体美劳等五育整合的过程 ,五育整合是促进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5.
丁永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3):75-78
在以创造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新时代,培养人才的创造力日益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个性是创造的基础,人才的创造性往往来自于其独特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讲,培养创造性就是培养人才的个性.审美作为一种高度自由的精神活动,对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中西科技、经济等发展的差异与中西美育中对个性关注程度有关.西方社会的发达得益于其美育传统中对个性发展的重视.而中国传统美育只重道德品性的共性强化,轻视人的个性培育,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强美育,积极培养人才的个性和创造力,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6.
徐秀芝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5):87-91
名词意象叠加是一种颇具审美效应的召唤结构,它的审美认知机制是凸显意象,引起审美注意,借助词语缺席,召唤解读欲望,启动“完形感知心理”,运用审美经验,展开审美联想,在知觉的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的相互统一的作用下,实现审美认知。 相似文献
47.
仇敏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3):80-86
在后现代历史语境里,主体一方面深陷于文化之全方位的意识形态化藩篱,高度理性化和逻辑化的思维方式,消解了内在的审美感性和审美冲动,失落了诗意化的生存期待和终极的审美信仰;另一方面,沉迷于消费社会的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由此产生心理的物化需要,追逐奢侈的消费欲望和沉醉于知识、商品、名利、权力等现实性对象,导致审美物化的悲剧结果。主体丧失了审美需要和审美判断力,成为感官欲望、技术需要和消费活动的奴隶。在历史和心理的双重情境下,美学呼吁重建诗性主体,既拒绝物化需要,也拒绝虚假和庸俗的审美需要,恢复和强化真实的审美需要,使审美需要的心理动机得到净化和升华。这要求我们必须认识诗性主体和审美需要的逻辑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必须对审美需要有一个审查、清理、澄明而后回归其本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8.
<诗经>表现出的神道观念具有一种精英文化特质,而<楚辞>则呈现出一种俚俗文化气息;<诗经>所描写的神灵具有崇高性,标志着审美主体的理性成熟,<楚辞>所描写的神灵多有具象,表现出审美主体情感的真挚与酣畅;<楚辞>所表现的神道观念更注重情感的愉悦与失落,而<诗经>所表现的神道观念更注重理性的深化与升华,二者在相同的表现对象上体现出的审美异趣,更为清晰地呈现出各自所代表的文化性征. 相似文献
49.
王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3):44-46
从古希腊悲剧开始,不管哪个时期的悲剧文本,虽然有各自的形式,有诸多差异,但最终殊途同归,都有着相同的结局。悲剧意识几乎成为了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值得一提的是,悲剧特色往往会与死亡意识相结合,让文学作品散发出较强的生命意识。海明威的文学小说作品凝聚了悲剧性和死亡性两大要素,让小说本身充满了对于生命和人性的拷问。 相似文献
50.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述了文学创作的"冲淡美"境界,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具有澹泊素洁、虚静专注的精神心态;心物关系具有物我融通、心物妙契、物淡我亦淡的特征;取象造境具有幽柔、淡远、恬静的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