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44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深意蕴。本文试图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角度、“每个”代表的思想的角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角度 ,揭示这种哲学意蕴 ,以利于人们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2.
才性问题作为汉末探寻理想人物素质标准的公众话题,历史渊源久远。它在汉武帝时期因董仲舒人性论对政治人物的设想而深化,并因汉末士大夫、太学生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社会冲突体现了传统才性观的危机而诱生对传统才性观与现实矛盾的理论思考,使政治问题上升为思想界中的哲学问题。才性问题在作为政治问题的表象背后,蕴含了思想文化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3.
阐述大连理工大学建校 5 0周年校庆标志设计及环境设计策划实施的主要创作思想、创意的整体过程 ,以及创意成果的筛选和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世界文化的一体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认为,在一体化的过程中,西学东渐是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在西学东渐之前,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早有东学西渐的历史,即使在近代,也没有中断东学西渐的过程。随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了对旧中学的改造和超越,是人类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代表人类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因此,在21世纪世界文化的变流过程中,东学西渐必将成为21世纪世界文化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25.
颜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英语和汉语在色彩词的使用方面多有不同。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这些不同进行描述,着眼于对六种原色黑、白、红、黄、绿、蓝的在英汉中联想意义的异同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西游记》西行取经主题的丰富寓意。认为在整体上,小说于取经开始与结尾反讽性的结构安排,使得取经故事蕴含了“过程大于结果,成佛自在心中”的寓意;西行取经象征一个修行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叙述当中,小说强调了取经人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并通过取经队伍的两次分裂与重合折射出了取经人自我完善的阶段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27.
《辞源》(修订本)是今人阅读古代典籍无可替代的权威工具书,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它在收词、释义、书证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在通假字解释方面存在着本借字互倒和以通假字术语说解同义词、古今字、假借字以及解说自相矛盾等情况,有进一步补正之必要。  相似文献   
28.
立足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秉持自然向人而生与人向自然复归的双重意涵。这种人与自然辩证互动的双重意涵,为整合与超越生态中心主义把人还原为普通生物和人类中心主义以利益为圆心规定人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视域。承接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思想的内在动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超越了外来话语体系渲染的“自然人”与“利己人”的形而上学割裂与对峙,在对人与自然非合作性博弈的自觉矫正中,凭借实践的上通下达,牵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与联动。  相似文献   
29.
秦林芳 《河北学刊》2003,23(4):141-145
浅草 -沉钟社顺应着文学多向度革新发展的要求 ,在文艺思想体系的建构中表现出了“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的鲜明的二元倾向。这种二元文学观的形成首先受制于其特定的文化思想和特有的文化心理 ,但也与他们广泛接受中外文学的影响有关。将它置入时代要求和文学传统构成的语境中观照、考察 ,这种二元文学观呈现出双重意义 :其中 ,前者强烈地反映了反封建的时代要求 ,猛烈地冲击了“文以载道”的陈腐传统 ;而后者则积极地表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猛烈地冲击了中国文学消闲传统以及“瞒”和“骗”的传统。  相似文献   
30.
吴军 《云梦学刊》2002,23(2):108-109
成语从“酌古斟今”到“卓古证今”再到“作古正经”,其间结构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从遵守汉语规范的要求出发,我们应采用约定俗成的“作古正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