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3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596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599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在如今网络大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异军突起”,而且“风景独好”,在国内本土形成了关于“互联网+”的巨大产业链,同时一大批优秀的网络文学纷纷走出国门,在海外掀起一股中国“网文热”。从跨文化视角对中国网络文学走红海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网络文学“走出国门”面临的问题,并发起了对未来的展望,抛砖引玉,期望引发对网络文学“走出去”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2.
信息化进程的纵深发展对翻译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译者如何从海量信息中高效获取信息关系到其翻译服务的质量。因此,译者的信息素养和搜索能力显得愈发重要。通过探讨搜索引擎的补充和延伸——知识搜索引擎,着重论述知识搜索引擎相对于传统搜索引擎,在主题分类、一站式知识检索、互动式知识问答、个性化知识库等方面具备的突出优势,并对比国内三大知识搜索引擎,论述其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3.
《西风颂》是英国诗人雪莱最重要的抒情诗之一,其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均堪称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本文旨在分析《西风颂》的三个中译本中对呼告修辞格、韵律的翻译再现,探讨译文与原文的切合度、呼告修辞格,以及韵律等诗歌艺术表现手段的再现与译文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4.
本文旨在讨论模糊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以虚对实,以模糊语言翻译原文的准确语言;以虚对虚,以模糊语言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以实对虚,以精确语言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等角度探讨模糊语言翻译的方法.在翻译文学模糊语言中,译者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使译文文本同原文一样呈开放性的结构,让译文读者介入其中,去解读,去阐释,从而获得共鸣.  相似文献   
115.
中国文学肇始之初,诗人们就已多方采用妇女和爱情来宣泄真实心境和对现实的不满.此后这方面,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不少佳话佳作,诸如爱情圆缺、仕途得失、寒秋扼腕、春意凝望,总有一个牵动人心的丰满女性.为什么会有这种独特的现象?原因在于,古代社会,包括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无处不在.在社会生活中,女人从属于男人,而男人则从属于统治集团.因此,(男)诗人们常常扮演女性形象以抒胸中块垒,而不直露,避免伤雅失礼.  相似文献   
116.
斯珀伯和威尔逊所提出的关联理论,虽然主要是用来研究交际的,却从认知的角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活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动态的、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涉及到原作者、译者以及译文读者三个方面。本文试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比较《瓦尔登湖》三个中译本的得失。文章强调译者如何在译语作品中重现原文本中的关联性是检验译作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7.
译者主体性已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从当前国内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出发,以翻译美学为理论视角,借鉴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及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对译者主体性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8.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精品,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经久不衰,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通过国内外诸多名家的翻译,唐诗在英语文化圈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传播;然而,唐诗的译介仍然面临挑战,这源于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形式转换、意义传递或文化移植都需要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在对译者主体性进行理论诠释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哲学阐释学的视角,从"诗歌意义中未定点的存在与阐释"和"译者主体性为唐诗多译本现象的内在理据"两个方面探究李商隐诗作英译的多元阐释现象。多义性作为李商隐诗作的内在本质,是中国古诗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促使译者发挥主体性、对源语文本意义进行多元阐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从实例出发,对刚体的平动运动进行了分析、讨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从运动学角度看,作平动运动的任一刚体都可简化为一个质点;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根据它的动力学特征,刚体不能简化为质点。  相似文献   
120.
杨永和  张建明 《云梦学刊》2000,21(2):98-100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中外商家十分重视其商品的质量和名称。本文列举了中外一些著名的商品名称,从翻译的角度分析了其成功之处;也列举了一些有失偏颇的商品名称,指出了它们的不足。从英汉两种语言就某些商品名称的命名和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