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36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文学家,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雪国>是川端成的代表作,它从多方面体现了作者的特色和艺术成就,特别是它抒情文学和旅行文学的特质以及它所体现的日本传统美学思想和女性文学特点,形成日本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42.
以SPOC模式的诞生背景与概念为切入点,就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特点,以及具体的SPOC模式下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设计与方法,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推动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的能力成长与适应行业人才需求,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
通过时装创意意境的特点、形成及表现的研究,探讨了时装创意意境的作用和表现方式,提出意境 是时装设计创意的最高境界的论点和时装创意如何表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4.
旅游地的形象定位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马仁山森林旅游区是安徽省芜湖市唯一的省级森林公园,本文通过对马仁山森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确立了该旅游区的旅游形象,并针对性提出强化旅游形象的景观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5.
大力发展时尚产业,是促进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和构建服务型经济体系的有力举措,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武汉文化资源和设计资源的优势,塑造产业价值链,形成武汉品牌力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引领和带动武汉时尚产业迅速壮大。  相似文献   
46.
以审美经济学为视角考察网络文化产业,发现:审美泛化与仿真式"拟象"同新媒体文化息息相关;审美文化的历史嬗变表明,审美文化研究已成为我国美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取向,其现实层面则表明,审美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复杂格局;审美经济与审美消费主义的关联揭示出网络文化产业是一种典型的符号经济业态,需要遵循虚拟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主体间性的审美法则;审美产业化呈现出超功利审美与功利性后果密切结合的趋势,与此相应的则是网络文化产业的大众化与平民化走向。  相似文献   
47.
随着摄影艺术的发展,平面艺术的许多新元素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商业摄影中,摄影术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记录手段。波普艺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平面艺术,以夸张、复制、商业化为标志。文章研究了平面艺术中的波普元素与人像摄影结合的实例,从多方面展现新摄影有别于传统摄影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8.
C2C模式仍然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当前在C2C网络商务平台下时尚品牌女装个性不足,消费安全感不高,网站信用评价模型不完善,信用评价等级设计过于简单,不能完全科学、真实地反映出卖家信用度。因此,需要完善网站信用评价体系;完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化操作;综合利用多段网络营销手段,加强品牌策划与推广;利用网络广告,改善顾客关系。  相似文献   
49.
基于服装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此做了一些方向性的思考。服装设计所要设计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装,更多的工作却是非同寻常的潮流创造——在英文当中的服装设计就是时尚设计。通过对服装设计与实现进程的考察,作出了初步的结论,即当代的服装教育体系的分合应着眼于创新设计以及“大服装”产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0.
鉴于西晋“清谈误国”的深刻教训,反省和批判玄化士风及其社会危害成为东晋时期一种或隐或显的时代思潮。其中既有门阀士族社会朝廷当轴执政者和地方军政人物对玄化风气的指责和矫正;也有出自寒门阶层、崇尚刑名法术的文吏之士对“清谈误国”的抗议,表现出强烈的务实作风;更多的则是一些崇尚儒学的思想人物对玄学流行有损儒家礼法制度的激烈批判。这种反省与批评思潮,就时间段而言,虽贯穿于东晋一代,但以东晋前期最为集中。就思想倾向而言,虽有高级士族阶层玄化名士,但以崇奉儒学和刑名的思想人物为多。就侨人与南人的分别而言,南人不仅所占比例颇高,而且言论激烈。这些特点,都是由当时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同时东晋时期的主流士风仍然趋于玄化,这也决定了这一反省与批判思潮在社会影响方面的诸多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