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2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近代严复提出的翻译语言"信、达、雅"的原则,也堪为写作文章运用语言美学准则的经典概括,并正与当今我们追求的真、善、美的基本精神暗合.它们三者各有丰富的内涵,其间又存在着一种渐次升高的层级系统性.文章语言应当以真(信)为基础,包括语言表述要和运思成果高度相符,运思成果要和客观实际事理高度相符的相关层面;应当以善(达)为核心,包括通畅和新异、繁复和简洁、鲜明和婉转的辩证要求;应当以美(雅)为上品,包括感性美和理性美、华丽美和朴素美、阴柔美和阳刚美的不同范畴.只有这样,文章语言才有根基,有功用,有品位.  相似文献   
292.
凌力在历史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从对英雄的理想、悲剧英雄的意志行为及女性的爱情态度描写中再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性;在对"反面人物"等的塑造中则体现了真、善、美难以统一的现实人性.  相似文献   
293.
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微观层面出发研究个体的伦理价值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应从三个方面探讨个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伦理向度,即:追求基于客观存在的真、出于主观努力的善以及追求和谐共生的美。通过这些方面,研究应如何全面提升个体的德性,以更加理性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4.
陈维昭 《南都学坛》2007,27(5):41-44
文学想象是索隐红学、探佚红学与文学创作的相通之处,是索隐红学和探佚红学的生命源泉。"拟真"是索隐红学、探佚红学和历史文学相同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295.
王兆胜 《河北学刊》2001,21(4):25-32
林非散文创作持久的热情和动力,与作者的思想理念相关,也与他对学术文化背景、学术功能和自我价值的反省有关,还与他对散文浓郁的兴趣和研究联系在一起。大致说来,林非散文创作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后期,80年代进入开创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为发展成熟期,近几年又有了新的开拓和深化。但总的来说,林非散文具有道德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情怀,强调真情实感,注重文化理性反思,偏重典型细节的刻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林非散文个性之形成可能受到鲁迅和卢梭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96.
李志梅 《云梦学刊》2004,25(6):58-60
唐寅娶秋香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特别是“三笑”弹词的演绎更使得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从而完全淹没了真相。通过对故事原始材料的溯源、故事中人物的考证、类似故事的附会以及唐寅自身所娶三位妻子的考察等角度的分析,我们试图质疑并证明唐寅娶秋香的故事只不过是后人附会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7.
周扬文艺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是中国现当代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他的理论活动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周扬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周扬认为: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无论表现现代的或历史的生活,艺术的最高原则是真实。周扬文艺理论研究也重视对文学特征问题的揭示。他认为,与科学相比,创造形象以反映生活,是文学的基本特征。对于文艺的价值与功能,周扬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和文艺批评帮助读者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归根结底是为了用共产主义精神和风格教育人民,因为共产主义精神和风格就是真的善的美的。  相似文献   
298.
谷瑞丽 《齐鲁学刊》2005,4(4):101-103
池莉的小说以平视视角和写实手法描述普通人生活中的困境和烦恼,她的创作表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对现实人生的顺从和挣扎,从而以民间化的叙事视角揭示出当代平民生活的生命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299.
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虚实观"、"气韵观"对中国龙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舞的发生发展在本质上可视作中国哲学思想最生动、最直接的形象表达.对中国龙舞的关注不应仅停留于舞龙过程的呈现,还需聚焦这些物化形式后丰富的精神蕴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文章以中国龙舞的重要代表——"铜梁龙舞"为切入点,试从中国传统哲学观的角度关照这一享有"中华第一龙"美誉的龙舞样式,以揭示龙舞艺术所积淀的民族审美特征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00.
伍燕然  王凯  苏凇  李锐  韩立岩 《管理科学》2019,22(10):101-126
首次探究了投资者情绪和"追逐基金分拆"两个有限理性因素对基金"业绩-流量关系"(performance-flow relationship,PFR)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并用投资者的框架效应、锚定效应、有限关注和迎合理论进行了解释.首先,文章充分论证了我国基金投资者存在明显的业绩追逐行为,国内开放式基金市场不存在"赎回异象".其次,发现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会影响其理性行为:投资者情绪和"追逐基金分拆"不但对基金的净流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基金的"业绩-流量关系"也有显著影响;投资者情绪会增强基金流量对绝对业绩的敏感度,但是会减弱对相对业绩的敏感度,同时也会弱化"明星效应";分拆会同时减弱基金流量对基金绝对和相对业绩的敏感度,但是不影响"明星效应".第三,投资者情绪和基金业绩均是通过投资者的申购行为,而不是赎回行为而影响基金流量.最后,进一步论证了基金投资者对基金分拆以及情绪噪音的非理性追逐会损害其长期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