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1249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41.
在伦理学专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用了两卷的内容阐发了其友爱观理论,其"一切友爱都根源于自爱"的观点在传统的解读中往往被视为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事实上,亚里士多德的自爱观是一种兼顾理性自我和他人的善,它将高尚利己主义与社会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这一理论无疑为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中重视个体自由发展以及当前以道德主体生成为目的的高校德育教学改革留下了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942.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resurgence of sociological work exploring the importance and meaning of kinship. Much of this work has criticized the ‘individualization’ thesis according to which changes in family structures over time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reflecting a fundamental decline in family values. Highlighting continuities as well as change in family life, this work has also suggested ways to move beyond the individualization debate and to develop alternative frameworks for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families and personal life, notab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practices. For various reasons, this recent work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 of adults in ‘ordinary’ rather than more difficult family circumstances.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plement this work by focusing on the difficult family experiences of young people affected by parental substance use.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important not to lose sight of such experiences in order that sociological thinking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family practices and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to support them, including at younger ages. In addition,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concepts or a language facilitating the expl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emotional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se practices is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943.
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信、微博、QQ、人人、陌陌等手机App社交软件的普遍应用,“人随网走”已经变为“网随人走”,移动互联网在深度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生活、交往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恋爱方式,大学生“网恋”已经进入“手机恋”时代.文章通过开放式问卷与封闭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研究并阐释了具有多媒体性、移动性、交互性、即时性、虚拟性等特征的智能手机以及其给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其中的五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应对手机技术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爱情危机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44.
钱善刚 《学术界》2012,(5):120-127,287
父子主恩是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基本要求,其内涵表现为父慈子孝。在现代西方学理的映照下,基于社会生物主义的视界,五四启蒙者主张父子间无恩而有爱,将恩与爱对立起来。在对恩与爱的一贬一褒的背后潜藏着把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混同的倾向,在深层次上体现了中西伦理的价值冲突与紧张。五四启蒙者的父子伦理主张具有思想的意义,缺乏实践的价值。据常人的视角来看,父之恩施与子之孝报蕴涵有某种平等的精神,报恩、还爱体现了孝的真义,恩与爱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945.
墨子的“兼爱”思想比孔子的“仁爱”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要求人们爱人如己,所有之人都能相亲相爱,不论财富多寡、地位高低、身份贵贱,彼此之间不存在血缘与等级的差别,是一种无差等的爱;体现了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互爱互利,推崇人性向善。这种“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爱,也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爱,而是实实在在的互惠互利的爱,是爱、义、利的有机统一。墨子为了践行“兼相爱”的理论,其实现路径是“交相利”,推行义利并重。在当今社会扬弃墨子的“兼相爱”思想,从理论上指导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对于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保健一体化和公平公正的分配资源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46.
法国作家扬·盖菲雷克的《野蛮的婚礼》把西方当代的著名精神分析学理论引入文学创作中 ,对作品主人公的“无意识” ,“俄底普斯恋母情结” ,“梦”以及病态人格进行心理学分析 ,用艺术形象诠释了西方精神分析理论 ,也展示了一幕病态人格悲剧  相似文献   
947.
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在此从 4方面加以探讨 :一是幸福的前提即人类获得最高幸福的可能性 ;二是幸福与知识的关系 ;三是幸福与德性及克制情欲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是通往幸福的神学之路  相似文献   
948.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是石杰整个小说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些作品涉及婚外恋。这种婚外恋现象的起因、形式和结果蕴含着知识分子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既受到现代生活观念和现实的影响,有着追求身心幸福的内在冲动;行动上又游移退却,摇摆不定,表现出道德的卑下以及与传统观念之间的根深蒂固的联系。作者以含蓄而简约的艺术手法,形象地展示了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揭示了知识分子人格的残缺,体现出一种文学本来就应拥有的认识价值和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949.
文章论述并分析了著名作风家秦咏诚的成长经历和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阐明了兴趣和爱好、丰富的思想感情、深厚的生活底蕴、娴熟的创作技巧、高雅的艺术品味,是一个艺术家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950.
对爱情的描写是女性作品的共同特点,但是在古代朝鲜爱情对于闺阁女子来说是禁忌,她们只是传宗接代、侍奉公婆、教养子女的工具,偶尔提笔写作,也要庄重典雅,不能谈及自己的感情生活,更不用说谈及爱情。而妓女不受女德的限制,则可以表现她们对于情爱的个体化诉求。本文从朝鲜朝妓女诗人汉诗入手,分析她们的诗作中表露的情思,即对一份真诚深挚的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