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0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20世纪50年代国内就典型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文艺报》通过译介苏俄消息报告为国内典型问题论争构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契机;通过译介苏联重要理论文章,提高了论争的水平,促进了典型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也助长了论争向苏联一边倒的盲从倾向。  相似文献   
162.
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关心人的需要。应用到新闻学上,就是要求以人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注人情和人性。文章以典型人物常香玉和许震超的报道为例,从三个方面,即:新闻事件的选取要全面和平衡,要注意角度,要符合人物个性,分析人本主义在典型报道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3.
特色农产品工贸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吐鲁番最具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受外部环境变化、主体战略目标需求及产业发展障碍的驱动,产业面临进一步升级的要求。本文以系统理论、产业经济学、组织结构理论为指导,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分析了吐鲁番特色农产品工贸产业在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品牌价值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提高、科技与人才支撑能力培育、产业与主体关系优化四大战略性问题的特征及成因,探讨了建设吐鲁番干鲜果品加工贸易园区是促进特色农产品工贸产业提升的一项重要且可行的战略举措,并从组织与机制创新角度提出解决产业升级战略性问题的整体思路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4.
流行语词典的编纂和一般词典有所不同,选择例句需经历两个层次的筛选及六个原则的把握.基础层应贯彻语句规范原则、时间合理原则和义例协调原则;高级层应把握揭示语义原则、显现背景原则以及表明倾向原则.基础层解决例句"对不对",高级层解决例句"好不好".  相似文献   
165.
陈忠实的《白鹿原》作为一部"民族的秘史",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五十多年变迁的神奇史诗,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有投身于大革命却牺牲于政治迫害的白灵;有被丈夫抛弃,最后却被父亲下重药医死的鹿冷氏;有不甘于命运的安排,最后却以悲剧收场的田小娥。无论是新时代的代表女性白灵,还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鹿冷氏,还有那位特立独行、为人所不齿的田小娥,她们都只是当时大的社会背景下广大女性的缩影,可以说,这三个典型就代表了当时所有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66.
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以传统"一颗印"民居模式进行自我调整较为突出的几种诱导因素——生产生活方式、基地条件、功能需求、宗教信仰等为切入点,总结"一颗印"民居常见的几种变异模式;并分别探析它们对相应诱导因素的应对策略以及具体措施,这对如何认知地域传统和进行新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7.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直被认为是旧中国下层妇女的典型,其艺术魅力长盛不衰,通过对这一典型艺术魅力根源的追溯,认为至少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人物典型性格的生命的魅力;二是来自人物典型性格的灵魂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8.
《新华字典》第10版在配例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不全面,位置不当,顺序欠佳,生僻或生硬不通,不规范,与释义内容不匹配,多义,与义项的语法属性不一致,有语法问题等。配例的基本要求是契合性、典范性和自足性。理想的配例力求做到全面性、补充性和鲜活性。  相似文献   
169.
考证了毛奇龄在《西河词话》中所提到的连厢词例的传承由来及毛奇龄据连厢词例创作的《拟连厢词》:《不卖嫁》与《不放偷》,重点考察了其名称、类别、内容、体制和渊源,认为《拟连厢词》二种所写并非子虚乌有,而是反映了辽金时代特殊的风俗习惯,具有民俗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0.
作为年播节目,《感动中国》以其独特的节目形态和内容被盛赞为"中国的一部年度精神史诗"。节目注重稀缺差异性定位,以人格力量吸引观众,以"反分众化"扩大观念群,以庄重大气展现其审美品格。在自我表达中,运用颁奖典礼现场中短片、颁奖词、人物采访的有机结合以及现场之外与其它媒体和受众的联合互动进一步扩展了宣传效果。通过定量、定性分析综合使用的方法分析典型报道中"平民英雄"的崛起,探究《感动中国》新生而又蓬勃的原因,以期对国内其他电视节目的运作有些许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