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877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5976篇
社会学   153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617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文章结合21世纪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2.
高校扩招的压力迫使高等学校通过贷款来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随之因贷款资金而产生的腐败、犯罪行为也在不断增加。论文通过分析贷款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揭示了教育贷款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建立教育贷款专项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审计为主的教育贷款审计的新审计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3.
大学生社会化是一个使大学生逐步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并使其承担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的不可逾越的成长过程.社会高度信息化,文化趋于多元化,市场机制的某些弊病,先期教育内容缺损,生理压力和心理压力等因素制约和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家庭、社会、学校等,要努力消除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各种障碍和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4.
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当前这支队伍的发展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文章提出必须按照统筹发展的方略,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等方面更新思路、创新对策,以实现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5.
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帮助教师正视自身所承载的教育使命,处理好教育与科研、生存与发展、个体与组织等一系列关系。本文从高校的非营利组织特性入手,紧扣教师作为非营利组织成员应充分强调其职业理想与价值实现的这一特点,指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尊重与保护教师的理想信念,构建积极有效的“对话”关系,分阶段地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教师个体发展与高校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6.
欧文·白壁德是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教育家.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大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大学是人文的,而且是贵族的;(2)大学是一个为塑造社会精英而悉心选择研究方向的场所;(3)大学的目的是造就有"质"的人.  相似文献   
177.
在正确分析整个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开展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特点及其对文献资源建设馆藏的要求,分别从宏观规划、文献质量、资源特色、改进采购方法、协调纸质与电子文献的采购以及资源共享方面阐述了如何优化资源、科学配置,完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以使高校教学评估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8.
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内涵必须以现代化理论为参照系来理解。现代化主要是要有具有现代意识的人,而法治意识是现代意识的标志,所以大学素质教育应在法治意识的培养上下工夫。通过从法律、权利、责任、宽容、程序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法治意识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其结果喜忧参半。其原因值得探讨和深思。  相似文献   
179.
高校教师是科技、文化传播的主体.在国际权力东移的形势下,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时刻,在中国人国民意识不断增强的进程中,高校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负有重要的社会职责.高校教师应该忠实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用法律、法规和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可能预防假科学和伪科学的传播,与时俱进,通过自学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使高校教师体现出"大师、高德、优范"的风采,真正承担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80.
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积淀、认同和创新的过程.中国大学精神是在继承古代大学精神的基础上,经过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逐步形成了"德至上"精神、自治精神、自由与兼容精神、爱国精神和民主与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