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8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宏观仲裁法学研究全部仲裁法律现象,讲求宏观研究思维和方法,是一门包含所有仲裁分支法学的整体学科。构建宏观仲裁法学因能避免仲裁研究的局部化和碎片化、确保仲裁分类的周延性和科学性、实现研究成果在不同分支间的类比和转化以及顺应分支趋同化、立法宏观化、案件多元化、类别新型化的仲裁实践趋势而具有必要性,并在外部法治环境和内部基本要素两方面具备可行性。构建宏观仲裁法学应通过找准学科定位、确立范畴架构、搭建学科结构构建其学科体系,通过以实践问题为导向、以学术传承和创新为宗旨、以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为助力构建其学术体系,通过内修话语思想与话语内容、外修传播途径与传播能力构建其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2.
Structural elements as barriers against wear in urban woodland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elements of woodlands (trees, rocks, topography, etc.)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ear was studied in 30 sites in the cities of Helsinki and Vantaa, Finl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ize of the adjacent human population and structural elements within study sites were important in distinguishing sample plots with a lot of path area (6 m2/30 m2) from those with little or no path area (>6 m2/30 m2). The higher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the more effectively they functioned as barriers against wear. Thickets of small trees (dbh > 10 cm), topographical elements, and fallen trees seemed most effective, and big trees (dbh 10 cm) least effective as barriers. It was concluded that natural barriers could be used to limit wear in urban woodlands.  相似文献   
83.
Let R and F be two disjoint edge sets in an n-dimensional hypercube Q n . We give two constructing methods to build a Hamiltonian cycle or path that includes all the edges of R but excludes all of F. Besides, considering every vertex of Q n incident to at most n−2 edges of F, we show that a Hamiltonian cycle exists if (A) |R|+2|F|≤2n−3 when |R|≥2, or (B) |R|+2|F|≤4n−9 when |R|≤1. Both bounds are tight. The analogous property for Hamiltonian paths is also given. Dedicated to Professor Frank K. Hwang on the occasion of his 65th birthday. Lih-Hsing Hsu’s research project i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NSC 95-2221-E-233-002. Shu-Chung Liu’s research project i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NSC 90-2115-M-163-003 and 95-2115-M-163-002. Yeong-Nan Yeh’s research project i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NSC 95-2115-M-001-009.  相似文献   
84.
本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与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5.
儒家现代性的结构要素主要体现在:共同体精神、秩序精神、重商精神和市民精神等方面.这些精神能够促使儒家社会的现代工商伦理体系的形成.儒家现代化只能来自于自身的传统社会,在传统文化的自身更新、改造与儒家世界的现代社会建立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模仿"西方,而是需要利用传统资源来确立和发展儒家世界的现代化.对于中国如何更新传统文化,建设文化中国,则是需要结合新旧、会通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中国文化生命的更新及其创造性的转化.同时,也要学习东亚现代化进程中儒家现代性的"更新与重建",共同形成儒家现代性的核心内容,彰显儒家现代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6.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时代潮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的新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时代的呼唤和实践的需求.  相似文献   
8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思维深刻影响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变。用户思维有效提升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社会化思维有效提升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性,简约思维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大数据思维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跨界思维与平台思维增强教育的多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深刻影响,主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思维实践路径,真正实现互联网思维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心,科学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提升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88.
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靠政府人才引进、项目培养和企业培养人才,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从长远来看,高校应成为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输出地。针对高校现有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变化、对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不够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实践性不强、高校农学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有所削弱的诸多问题,文章提出:高校应树牢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核心理念与意识;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做文章,对接乡村产业链;构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校企深度融合,多平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89.
中小学青年教师素养缺失问题是其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它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整体发展。青年教师素养缺失表现为权利意识凸显、功利意识主导、反思意识薄弱等,这是由职前教师教育机构的不完善、"大班额"教学工作量大以及青年教师个体混乱的职业生涯等造成的。因此,职前教师教育机构要做到"无为而治""虚位以待";"职场"学校要做到"和而不同""因材施教";青年教师个体要做到"独善其身""敬业乐教"。  相似文献   
90.
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兴周 《社会》2006,26(5):171-189
社会秩序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的中心问题,也是重要的中国现实问题。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秩序思想的专门研究不多,分析层次不高,局限于儒家研究。本文选择结构主义方法论,以社会秩序建构的目标(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和途径(内在途径和外在途径)作为分析框架,发现社会秩序是先秦社会思想的主题,先秦思想界出现了孔孟、荀子、老庄、墨子、韩非、杨朱六大社会秩序观,这些重建社会秩序的社会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有可以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