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09篇
  免费   6031篇
  国内免费   1740篇
管理学   4406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2575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2501篇
丛书文集   21903篇
理论方法论   7309篇
综合类   123516篇
社会学   7247篇
统计学   6867篇
  2025年   22篇
  2024年   970篇
  2023年   1179篇
  2022年   1422篇
  2021年   1588篇
  2020年   2099篇
  2019年   2043篇
  2018年   1966篇
  2017年   2405篇
  2016年   2539篇
  2015年   3345篇
  2014年   8023篇
  2013年   10116篇
  2012年   10331篇
  2011年   11963篇
  2010年   9760篇
  2009年   9964篇
  2008年   10342篇
  2007年   12903篇
  2006年   12916篇
  2005年   11951篇
  2004年   11265篇
  2003年   10951篇
  2002年   8945篇
  2001年   7468篇
  2000年   4350篇
  1999年   1288篇
  1998年   715篇
  1997年   580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105篇
  1984年   144篇
  1983年   97篇
  1982年   97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57篇
  1978年   51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在中原地区,一些回汉村庄结成数百年不渝、情同手足的友好关系,民间称之为"社亲".仁义、感恩、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是这种关系的道德基础,仪式化的情谊交流方式以及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的文化理念是这种关系的保证.回汉村庄的这种情谊扎根在传统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2.
王庆  赵晴 《西藏研究》2007,(2):103-106
川西藏区地处四川省西部,其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区域成为藏、汉、羌、彝等民族的聚居地,成为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交汇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个体,特别是承担着振兴民族教育事业的各位藏族中小学校长们,在面对相对艰苦的自然环境、相对贫乏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面对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在个体心理控制源上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呢?作者采用罗特(Rotter.J.B)编制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对126名来自四川省甘孜、阿坝和凉山地区的藏族中小学校长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该地区藏族中小学校长的心理控制源在总体上倾向于内控性;2、其内控性在性别、年龄、学校所在地这三个因素上差异不显著;3、被测试的藏族中小学校长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3.
本文考证了明清时期甘肃所属州县15位进士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重点提供了他们为回族的根据,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64.
雷晓静 《回族研究》2007,2(3):70-76
当代科学的数字化趋势给古籍整理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汉古籍文献数字化成果给我们很多启示。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回族古籍整理与研究将如何面对数字化,数字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是每个回族古籍整理研究者思考和关心的问题。本文提出并尝试着探讨这些问题,以期引起同行对回族古籍文献数字化的重视和探索。  相似文献   
65.
清代广西三界庙地理分布与三界神信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界庙在清代广西各府中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宁、浔州、郁林、平乐、梧州等五府(州),呈现出一种沿着西江流域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在郁江两岸分布最为密集。清代广西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界神祭祀圈,而这种祭祀圈的出现与三界神的现实功利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清代满族人的汉语北京方言表达能力升至高水准,满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京腔"艺术性语言,也跟进于本民族的语言拓展,标示出高水准。清初满族刚刚登上汉语文坛不久,他们的诗人即一反中原文学引经据典、高深莫测之传统,蹊径独辟,是以天然、浑朴、俗畅、晓白著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最能代表满人文学成就者,非满族小说莫属,其一以贯之的长处,也首推语言,曹雪芹《红楼梦》、文康《儿女英雄传》,以及清末大量涌现的满人京语白话小说,还有子弟书、八角鼓等俗文艺,无不引领中国近代早期白话创作风骚,开启现代"京味儿"文学先河之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本文在论述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过程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现代民族素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8.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与他的中国通史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寿彝先生在历史学的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晚年主要集中在回族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等方面,并表现出总结性、成熟性和继续创新性三个特点。其中中国通史在他的学术规模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他一生研究历史学的最高追求。他带领国内史学家,历20个春秋,终于完成体裁新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实现了一个世纪中国史家的愿望,把自己的学术事业推向了辉煌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69.
多弥史钩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弥 ,为隋唐时期汉文文献史籍记载的西北民族之一。《新唐书·西域传下》记其为西羌 ,滨犁牛河 (今青海通天河 ) ,“役属吐蕃 ,号难磨 (Nam mo)”。本文据此 ,认为“难磨”即藏文文献中所记之“南”(Nam)国或南部族 ,源于汉代以来西羌中的“卑”等羌 (以上前人均有论述 )。南部族在古藏文文献中往往与吐蕃原始六族中的“董”(sDong)族联系在一起 ,故多弥可还原为“董弥”(sDongmi,即董人之意 )。此名可能为其他族人对其的称呼 ,“南”为吐蕃人对其的称呼。另外 ,吐蕃征服“南国” ,约在唐贞观六年至显庆元年 ( 63 2— 65 6)之间。后为吐蕃“四方面王”之一 (《贤者喜宴》)、与吐蕃赞普通婚和结盟的大家族那囊氏 (sNa nam)应为南部族首领或大家族之一。唐安史之乱后 ,吐蕃曾征调南部至西域一带防戍 ,故 2 0世纪以来新疆出土的藏文简牍中有“南茹”、“南茹巴”的记载。唐末至五代 ,汉藏文书所记之“南山”、“南波”等 ,其中杂有“南”部族 ,故其所以得名 ,除因其居地在“南山”(今祁连山 )外 ,还有其民族构成中有“南”部族的缘故。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从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婚姻家庭、经济发展等方面 ,对土族近十年来的研究状况作了总结 ,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