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5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8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3篇
人口学   168篇
丛书文集   337篇
理论方法论   215篇
综合类   2386篇
社会学   550篇
统计学   1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21.
以浙江省11个市为研究对象,在借鉴众多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旅游发展竞争力和区域发展水平两方面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对旅游发展竞争力和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数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进行时空格局差异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阐述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浙江省各地级市提高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采用TOPSIS逼近理想解的方法对浙江省11市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及其两部分重要构成进行排名比较,动态把握其时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2.
以西安市两个典型城中村改造项目为例,研究分析了邻里关系、居民在城改项目中的参与度、以及居民对城改项目的满意度等关键问题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影响这几方面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结果,对我国城中村改造实践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议和意见,这对转型期中国城中村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3.
构建城市经济圈是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圈的空间构成涵盖若干独立的行政区域,探索经济圈在协作机制方面的创新,寻求经济圈在协调机制、合作方式、利益调整、社会管理机构等方面的新机制,是经济圈健康、有序运行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我国现有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来看,严重的行政分割、行政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等仍是其发展的主要体制机制障碍。在经济圈合作协调发展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经济圈合作机制的构建和创新最根本的是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的制度性组织机构,并在经济圈内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治理机构,并建立完善的利益调节和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24.
构建适应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社区管理体制新模式,是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简要回溯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历史变革的基础上,总结了现存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模式的问题,并结合历史和现状客观分析阻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症结点,认为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要继续调整社区管理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建设资源,加快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  相似文献   
125.
福建省自实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来,基本完成了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到社会保险的历史性转变,但仍存在医疗保险覆盖人群有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福建省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必须强化政府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发展社区医疗服务,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实施第三方对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6.
沈阳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色彩的含义及其规划设计作用“城市色彩”(Urban colour)这一用语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对它的重视和研究是基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色彩混乱而展开的。初期对城市色彩的重视更多的是色彩本身,如单体建设的色彩等,而忽视了城市所构成的景观环境。目前对城市色  相似文献   
127.
宁波城市生活空间形态变迁经历计划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期、信息时代文化转向和技术变革期等三个历史时期,利用图式化语言对宁波城市生活空间形态进行研究与分析,揭示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生活空间形态变迁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及与社会文明演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8.
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运用功效系数法,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数学模型。首先,从经济、社会与生态三方面综合筛选评价指标并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确定备评价指标的效态及其满意值与不允许值;最后,通过Excel软件计算备指标功效系数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功效系数,并以武汉市为实证,进行了模型实用性与可信度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9.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危机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是,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危机管理认识有待于加强;城市危机教育不足;政府与公众在城市危机管理上存在沟通的"盲区";现有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等。构建城市危机管理新机制的路径主要有:树立城市危机意识,实现危机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型;加强法规体系建设,为城市危机管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积极的城市危机预警系统;加强公民的危机管理教育,提高公民的危机管理参与意识和能力;构建城市危机管理的社会整体联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0.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及其方法,对徐州城市句法集成轴线与全局吸引子耦合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徐州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发现徐州城市空间的句法集成轴线与全局吸引子布局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老城区内部全局吸引子主要沿智能度较高的全局轴线布局;在运动经济的影响下,部分全局吸引子在老城区内呈现块状布局特征;全局吸引子在分区的布局主要沿老城区延伸轴线周围分散布局,其分布类型较为单一。最后针对全局吸引子与句法轴线协同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