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30篇 |
免费 | 979篇 |
国内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66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96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113篇 |
丛书文集 | 1740篇 |
理论方法论 | 540篇 |
综合类 | 11200篇 |
社会学 | 274篇 |
统计学 | 10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7篇 |
2024年 | 195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209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289篇 |
2019年 | 280篇 |
2018年 | 243篇 |
2017年 | 265篇 |
2016年 | 338篇 |
2015年 | 366篇 |
2014年 | 832篇 |
2013年 | 772篇 |
2012年 | 1005篇 |
2011年 | 1055篇 |
2010年 | 873篇 |
2009年 | 881篇 |
2008年 | 973篇 |
2007年 | 1174篇 |
2006年 | 1096篇 |
2005年 | 965篇 |
2004年 | 871篇 |
2003年 | 867篇 |
2002年 | 744篇 |
2001年 | 585篇 |
2000年 | 309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雯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159-160
“计量经济学”作为我国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在过去30年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纵观目前的教学状况,“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总结“计量经济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深入地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多方面探索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路,以期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2.
郑智睿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19-121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广泛的思考空间。从金融危机中各方对公允价值的争议出发,通过对公允价值的背景、定义、计量方法的回顾及其优劣势的分析,在肯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3.
刘森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
在社会理论意义上,以“劳动”作为“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历史选择和基本看法。生活世界理论和生存—实践论开始意识到其中的矛盾张力,但仍致力于弥合。而认识论意义上把“实践”解释为反教条的经验累积论在中国也根深蒂固。着重强调人与人关系(而非原来的人与自然关系)并凸现自由、伦理、人文、审美等价值维度的“实践”日益受到重视。但从人人关系维度看,“实践”内含的各种张力、矛盾、复杂、多元、异质等都凸现出来,使实践智慧论和实践自悖谬论成为日益受关注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统一、知—信—行的统一开始受到反思,而实践和生存的内在反讽性或许更凸现了哲学实践观的复杂内涵,以及区分不同层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4.
无法还原的历史——“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症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秀明认为,对"十七年文学"应作综合整体评价。它既是20世纪中国的"十七年文学",也是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十七年文学",同时也是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并高度一体化了的"十七年文学"。张光芒认为,不能用硬性的价值尺度来评判"十七年文学",应该综合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态,以"同情的理解",作为历史叙述的前提,尤其应对生长于时代夹缝中的富有文化启蒙意义的文学作品,作出价值重估。董之林则进一步指出了"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复杂性与艰难性,这是无法还原的历史,任何简单的评判都将失去意义,只有跳出预设的思维定式,借助理性的"知识考古",才能达到评判的意义重构。黄健则揭示了"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性重构的内在联系,从现代性重建的视角反思"十七年文学"的得失与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75.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慎独”“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遵循和运用传统教育的言传身教的原则、自省的方法、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的方法,实现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6.
"股东至上主义"是盎格努--萨克逊体系公司治理模式的核心,但是它却忽视了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悖论.而在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同合作情况对企业的经营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于是,利益相关者管理逐渐受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视.虽然通过利益相关者管理可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提高,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作者借鉴系统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人工物的技术创造过程及中心法则进行比较分析,指认二者为具有逻辑相应性的同态过程,以中心法则为技术创造的同态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反应出信息要素的表达在产品使用价值构成中的关键地位,进而揭示出使用价值的生成存在一个不同于产品制造的场所——一个在以往被忽略了的隐蔽场所。 相似文献
78.
宋清华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8-44
法德的自由主义价值观主要来源于欧洲的理性主义传统,其核心是唯理主义。唯理主义偏好意图伦理、信念伦理和价值理性。它相信人的理性能力的无限性,但一直秉持怀疑主义的原则;它喜欢革命与变革,坚决反对传统,主张革除习俗与惯例,但它又喜欢对社会与人的改造,相信人性的无限可完善性。它所秉持的这些观念极易将其价值当作现实去推行,从而导致恶果,因此需要对之进行限定、划界,方能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7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精神文明教育及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并将其转变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思政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论述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思政工作的意义与途径。 相似文献
80.
在新古典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历史沉淀成本决策无关性的假设前提背景下,从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和财务预算约束等角度考察历史沉淀成本对制度变迁过程的影响,为制度变迁过程确立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从而弥补了原有研究的不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不完全是常态,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信息不完全和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普遍存在,历史沉淀成本很容易发挥作用,从而表明:未来越不确定,信息越不完全,资源越稀缺,导致财务预算越硬,历史沉淀成本效应越大,制度变迁过程越困难;反之越容易。由此可发现,在放松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条件下,当事人的决策不可能不受到历史沉淀成本的影响。因此,只有当事人对历史沉淀成本的约束条件作出正确的理性反应,才能使其决策更加贴近真实世界,这对于全面认识制度变迁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