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73篇
  免费   717篇
  国内免费   218篇
管理学   139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53篇
丛书文集   1978篇
理论方法论   812篇
综合类   12715篇
社会学   925篇
统计学   135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421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852篇
  2013年   1368篇
  2012年   1278篇
  2011年   1260篇
  2010年   955篇
  2009年   915篇
  2008年   1113篇
  2007年   1443篇
  2006年   1356篇
  2005年   1200篇
  2004年   1074篇
  2003年   1010篇
  2002年   877篇
  2001年   696篇
  2000年   409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传统三性说在刑事诉讼中理解和适用均存在困难,尤其是无法准确解释中国法语境中的瑕疵证据、情况说明等证据问题,这是需对传统三性说进行理论完善的主要原因。通过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可以划分为证据过程与证明过程。表达证据过程的参数是证据能力和证据力,表达证明过程的参数是证明能力和证明力。按照四属性说,瑕疵证据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证据力待定,不是证据能力待定或者可补正排除的非法证据;在案件实体法事实证明问题上,应当总体否定情况说明的证明效力,建立明确的证明能力禁止规则。四属性说比三性说更具有知识性和实用性,比两性说更加准确和适用,是一具有理论拓展价值和历史承继性质的证据属性理论。  相似文献   
992.
佛教戒律是佛教弟子的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法律之间关系密切,在社会控制功能上具有相同之处,但戒律的持守更注重于内心的自律。戒律的制定有两个目的,一是约束和指导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二是维护僧团的和合共处。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宗旨主要通过戒律予以实现,戒律中包含着许多具有现代价值的思想观念,自利利他、普度众生的菩萨戒思想将佛教“扬善”的精神发扬光大,禅宗“无相戒”思想化他律为自律,“六和敬”是僧团共处的基本原则。这些积极的戒律思想不仅在佛教自身发展中意义重大,使戒律成为佛教的根本生命力,其具有的社会控制功能对法律、道德的建设亦具有补充和借鉴价值,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契合点,值得发扬。  相似文献   
993.
文章在分析影响价值链的企业家心智因素过程中引入了ICA理论,对应用ICA理论进行企业家心智因素的提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在实证研究中通过基于ICA理论的FastICA算法从一组观测数据中分离出了影响价值链波动的主要因素,经分析,企业家的认知结构对价值链的影响比较显著.该方法用于筛选企业家心智因素是可行的,为ICA理论用于价值链管理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国家安全观日臻成熟和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彰显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的理论品格,是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深化和实践,极为鲜明地体现出四个方面的变革性特征:思想方法更加体现辩证思维;价值理念更加凸显以民为本;框架模式更加注重休戚与共;方法路径更加关切时代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实现国家安全的创新性理论,不仅关涉中国国家安全与民族振兴,对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旅游者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的消费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低碳旅游感知价值和参考群体的影响作用出发,构建"90后"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假设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对"90后"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功能价值对这个年龄群体的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显著正向影响在本文中未得到验证;主要参考群体(父母、亲戚)和次要参考群体(同学、朋友)虽然对"90后"低碳旅游参与意愿都正向影响显著,但次要参考群体的影响程度要高于主要参考群体的。研究认为,"90后"正不断成为消费的新生力量,在这个消费群体中推广低碳旅游得到的效用很重要,这种效用是从感知质量和期望绩效比较中以及短期和长期感知成本的降低中得到的。此外,发挥同学朋友的参考群体作用,也可以提高此类人群的低碳旅游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以2009至2012年为研究区间,选取沪深A股主板137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347个样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基于董事会特征调节效应的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R&D投入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的关系;董事持股比例和关键董事年龄都是同质调节变量,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形态和方向进行调节,董事持股比例越高或关键董事年龄越低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越强;董事会会议强度不是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997.
移动社交网络微信的发展及潜在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社交迅速成为有着巨大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社交方式。其中,微信作为我国最受关注的一款社交APP,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从移动社交网络角度对微信的本质和使用动机、来源与发展以及潜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将微信的发展阶段分为私密社交即时通讯软件、以私密社交为主陌生人社交为辅的多维度社交圈的即时通讯软件、多功能的移动生活平台三个阶段,另外在电子商务领域、媒体领域以及教育领域分析了微信的潜在价值,旨在通过对微信的研究更好地理解移动社交网络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998.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部分高校多校区办学面临校区功能定位的战略调整问题。如何进行科学定位,选择怎样的办学模式,如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以及中心校区选址、资源配置、后勤保障等都影响着校区功能定位,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多校区办学发展趋势和国内外高校的调研,探讨校区功能定位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路径选择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9.
This study develops an applicable profit-oriented productivity indicator when producers pursue profit maximization and can recognize input and output prices. We define the indicator, inspired by the Luenberger indicator and the Nerlovian efficiency measurement, in terms of both quantity distance functions and profit. Hence, the study׳s first stage decomposes the profit-oriented productivity change into two terms: profit efficiency change and profit technology change. Second, we decompose profit efficiency change into the changes in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y. Finally, profit technology change is separated into two components for capturing the shifts of technology and relative output/input prices. These decompositions provide a more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sources of productivity change. We illustrate them with a sample of Taiwanese banks and compute the results using the models of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000.
民族传统文化和创造社小说的关系,不仅仅是表层契合,更重要的是潜在的作用和深层的回应。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内化为创造社作家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小说创作的审美情趣、人物性格的文化内涵、体式上的传统渊源三个方面显示出鲜明特质。创造社小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承传与超越,为后人提供了中西文学融合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