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23篇 |
免费 | 294篇 |
国内免费 | 15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42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70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31篇 |
丛书文集 | 1443篇 |
理论方法论 | 421篇 |
综合类 | 8471篇 |
社会学 | 166篇 |
统计学 | 5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139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214篇 |
2015年 | 246篇 |
2014年 | 624篇 |
2013年 | 535篇 |
2012年 | 721篇 |
2011年 | 785篇 |
2010年 | 685篇 |
2009年 | 690篇 |
2008年 | 763篇 |
2007年 | 946篇 |
2006年 | 872篇 |
2005年 | 778篇 |
2004年 | 708篇 |
2003年 | 703篇 |
2002年 | 606篇 |
2001年 | 453篇 |
2000年 | 240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强制型顾客参与是指顾客为确保服务的正常交付在服务过程中以资源形式投入到服务中的程度。尽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顾客在服务交付的过程中承担了不可或缺的职责,但现有研究并未对强制型顾客参与在价值共创中的积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展开系统分析。文章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强制型顾客参与进行概念界定、类型及维度归纳,同时梳理强制型顾客参与的主要驱动因素、作用结果,及强制型顾客参与实现价值共创的过程机理,构建了强制型顾客参与产生积极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强制型顾客参与的激励机制、影响边界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近来许多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了一种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择业观。西方职业学家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角度提出了以兴趣、能力和就业机会为核心的择业指导模型,然而这种建立在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之上的模型很难解释当今中国大学生的这种择业行为。为此,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对这种现象作了分析,并为国内择业指导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3.
在语言问题、客观性问题和分界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都是陷入困境的,从而其基于事实与价值的两分而将价值问题排除在理性探讨的范围之外的论断是无法被充分辩护的。否定价值领域内的智识可能性将从根本上否定我们对于正当性追问的意义,并剥夺我们对自己置身于中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法律制度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资格。而"价值客观化"的努力者则在其所理解的"科学确定性"的意义上来把握价值问题,导致对确定性的迷信。在价值领域内,理性具有参与的能力及作用。对于价值领域内的智识可能性,其所必需的理性无法达成对于世界与生活的最终理解和绝对把握,然而却能完成在具体历史情景中的使命。从而,对待价值问题的合适态度应当是一种恰当的"道德实在论",它首先承认价值领域内的智识可能性,但并不因此而承诺某种确定无疑的道德体系或价值集合。 相似文献
74.
鉴于公司在历史上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长期以来,"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但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在承认公司营利目的的合理性的同时,公司的道德价值问题及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成为公司法学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5.
古典学术自由理念是西方启蒙理性的产物,它建基在三大理论支点之上,即"意见自由市场"、"价值中立"及"学者是真理的代言人".然而,由于这三大理论预设本身难以自洽,故古典学术自由观把学术自由作为一项绝对权利,排斥任何形式的社会干预的观点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76.
77.
人类对现代设计审美性的心理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设计的审美性不仅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求,而且现代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没有停止过对审美性的追求,因此,研究其审美价值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先锋诗的"多事之秋":世纪末的论争和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盘峰诗会引发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论争,将诗界拉入了旷日连绵的纠纷之中。论争是诗坛“痼疾”在新形势下的总爆发,也和话语权利争夺等非学术因素密不可分;论争没提供出有价值的思想或美学向度,许多结论不够公正,但论争为诗歌发展提供了契机,增添了诗坛的生机和“人气”。 相似文献
79.
郑智睿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19-121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广泛的思考空间。从金融危机中各方对公允价值的争议出发,通过对公允价值的背景、定义、计量方法的回顾及其优劣势的分析,在肯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0.
刘森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
在社会理论意义上,以“劳动”作为“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历史选择和基本看法。生活世界理论和生存—实践论开始意识到其中的矛盾张力,但仍致力于弥合。而认识论意义上把“实践”解释为反教条的经验累积论在中国也根深蒂固。着重强调人与人关系(而非原来的人与自然关系)并凸现自由、伦理、人文、审美等价值维度的“实践”日益受到重视。但从人人关系维度看,“实践”内含的各种张力、矛盾、复杂、多元、异质等都凸现出来,使实践智慧论和实践自悖谬论成为日益受关注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统一、知—信—行的统一开始受到反思,而实践和生存的内在反讽性或许更凸现了哲学实践观的复杂内涵,以及区分不同层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