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5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篇 |
民族学 | 86篇 |
人口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182篇 |
理论方法论 | 76篇 |
综合类 | 1236篇 |
社会学 | 27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118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44篇 |
2010年 | 151篇 |
2009年 | 119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85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形成于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士兵委员会制度在中国土地革命斗争史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特定时期的政治产物,它体现了党和军队先进的政治价值取向。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凸显民主价值的核心,对士兵委员会制度内蕴的民主价值进行解读,以利于重塑士兵委员会制度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借鉴意义和应有的价值传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循化县撒拉族村落的名称及含义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初步的分析 ,村落名称反映了一个社会群体的历史沿革、居处环境以及人文精神和美学追求。通过本文的探讨 ,祈望引起更多学者对撒拉族社会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论北京“城中村”改造——兼述流动人口聚居区合作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以来北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这场由政府主导的乡村社会变革,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概括北京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基础上,对城中村改造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指出城中村改造周边地区可能面临更深的发展困境,应通过合作治理寻求解决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社会问题的治理之道。目前北京已经具备了实现流动人口聚居区合作治理的基本条件,可以在市区政府是主导、乡村组织是枢纽、社区成员是核心、社会团体和社会单位(企业)是支撑、专业NGO是助推器的合作治理框架下,以生活设施改造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统筹兼顾尚待城市化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考察了四川藏区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发现历史上这一康区藏族村寨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单元 ,单元内生态资源互补、劳力合作、经济互助、婚姻内部流动 ,并曾在外力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过变革与调适。现今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系列工程的实施又将打破这个传统经济单元或文化圈子 ,把小圈子纳入到更大的圈子里 ,莫洛人在困惑与希望中不断地调适自己 ,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5.
吕小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39-45
以全国246个村庄所获得的3447份问卷为研究基础,对当前农村选举中的拉票及贿选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当前农村选举的拉票及贿选行为主要有程度深、形式多、影响大三个特点。农村拉票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人情化让现实中的农村贿选存在着辨识难、治理难的困境;第二,当前农村选举中的贿选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贿选并不是当前农村选举的普遍现象,隐性贿选形式所占比重较大;第三,当前农村拉票贿选存续的社会文化根源是乡土特有的人情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6.
卢正涛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24-26
重大建设项目是重大事项的内容之一,应当由人大及常委会作出决定。实践中,由人大常委会决定的重大建设项目是非常少的。其原因在于人大常委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没理顺。人大常委会与政府对重大建设项目均有决定权。现从二者决定权的性质、行使的侧重点不同探讨人大常委会如何决定重大建设项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习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6-31,9,10
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其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研究表明:只有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提高农民民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才能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乡村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效率,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的一系列对策建议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两种实践——解读生态博物馆和乡村旅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成渝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
生态博物馆和乡村旅游是当前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两种模式,二者均奉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对可持续的理解却"和而不同".生态博物馆奉行"严格的可持续",侧重于保护,并顺应发展;乡村旅游奉行"温和的可持续".侧重于开发,但也承认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对于两种模式理念与实践的比较分析,透视在实现文化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上,梭嘎生态博物馆表现出的阶段性"失败"和巴拉河乡村旅游表现出的阶段性"成功",实质上有着不同于此种表象之下的、更深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赵浴宇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36-39,44
本文以一则农村土地事件作为分析个案,发现治理制度的变异运行是土地事件的起因,在村委会变性的情况下,村民只能自行组织抗争以维护利益。自然村的治理资源在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治理资源没有运用到日常治理中。治理制度和治理资源的分离导致冲突产生,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治理制度和治理资源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20.
张美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70-75
当前,乡镇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成为煤矿安全监察的"老大难"。由于乡镇煤矿在地理位置上位于乡村、小镇一带,矿工大多来自本地农民工,因此,解构转型期乡土法律文化,从另一视角研究乡镇煤矿安全法制,对我国乡镇煤矿立法不无裨益。转型期村民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有其特殊性,当前关于乡镇煤矿的法律制度不完备,乡村维权机构与设施不合理。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对乡镇煤矿立法时,应遵循法律文化生成机理,并对立法技术进行改进,还须增设乡村维权机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