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86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83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1232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村镇两级是政策执行的直接推动者,也是政策效果自下而上反馈的第一个环节,这一反馈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政策监督的有效性。在发达地区富人治村的背景下,村干部对体制及体制资源的依赖性减弱,镇村两级的干部从偏闭合型关系向非闭合型关系转变。此外,基层政权深度嵌入村庄:以联村干部等为主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组织基础,在镇村之间有效化解信息不对称等的难题;通过对联村干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增加其推动政策落实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形成以基层政权深度嵌入村庄为基础的非闭合型乡村关系,这种乡村关系构成了政策监督强化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32.
基于对既有征地研究中政治抗争视角以及批判我国当前土地制度视角的反思,研究发现,需要将国家征地行为置于村庄之中,实现征地情境的还原,揭示征地本身的复杂性、所牵涉征地主体及其利益诉求的多样性,才能整体和客观理解征地纠纷和冲突产生的实质。通过对鄂中L村征地实践过程的详细展现和考察,发现征地纠纷主要是村庄内部各主体针对征地利益博弈的结果,与抗争政治视角中农民的利益或权利受损无关,也与当前我国土地制度(包括征地制度)所隐含的土地发展权国有的规定无关。村民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因博弈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村庄利益分配秩序的失衡,引发了村庄公共资源分配失序、村庄社会关系紧张、村庄历史遗留问题被激活等社会后果,侵蚀着村级组织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安徽省村镇规划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对村镇规划员工作培训需求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影响村镇规划员工作培训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村镇规划员在主观上有较为强烈的培训需求,但目前的培训供给与培训需求不够协调;村镇规划员的个性特征不同,导致对培训的需求和培训评价不同;在影响培训评价的众多因素中,规划员的年龄影响最大。因此,要提高村镇规划员的工作效果,必须进一步完善规划理论提高规划员的规划水平,健全规划标准增强实践工作的可操作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稳定规划员队伍。  相似文献   
34.
揭西龙门寨木偶戏是植根于民间的传统艺术,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历史沉淀,在木偶造型、服装与道具、舞台与乐器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剧目形式、演出技巧、唱腔音乐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还保留了不少演出习俗。揭西龙门寨木偶戏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35.
村干部因直接接触上访群体和落实信访政策而成为信访研究热点。多数研究文献对村干部的定位是上访事件筛选者,忽视了村干部在信访制度中的多重身份。在转型时期的信访制度下,村干部不仅是沟通“国家—社会”的双向代理人:既协助国家维持基层稳定又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中;而且可能成为上访制造者:或因侵害村民合法利益使自己成为信访事由,或因治理需求和私利驱动参与村民上访。这些都表现出信访场域中村干部的身份的复杂性,其生成与“国家—社会”的结构夹缝、信访制度的刚性和资源下乡的拐点密不可分,分析这三重逻辑有助于全面理解基层官员与制度运作之间的互动和乡村治理权力再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36.
村落空间是村落历史的沉淀。不同于熟人社会研究的关系取向,文章引入空间生产的视角,基于南方村落的空间图式阐释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祠堂-阳宅”的平面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自然生命升华为道德生命的日常生活路径,而“庙宇-阴宅”的纵向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应对日常生活断裂的宗教生活模式。风水的空间实践镶嵌于村落空间图式,并促进了村落空间的结构化和立体化,而村落空间结构维系了村落熟人社会的公共性。可见,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是空间结构生产与社会秩序生产的统一。现代性力量逐渐抽离了村落空间的历史底蕴,释放了空间权利意识,导致村落空间结构破裂与熟人社会秩序紊乱。立足村庄社会的空间治理是突破村庄空间利益困局,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7.
县市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做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权力构架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党推动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内在演进逻辑。第二轮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改革在实践中摸索到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比如在党代表的产生方式、年会制和配套改革方面都迈出一定的步伐。当然,在试点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索,比如党代表的专业性资格问题、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定位问题以及要不要设立党代会常设机关的问题和党内分权的问题等等。党代会常任制改革应该在上级的支持和指导下,有步骤地进行,逐步扩大试点直至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38.
论述了建委会管理期间无线电取得的成绩;并从合法性、人事和有线电争权三方面对交通部与建委会的无线电管理权的争论进行了分析;无线电管理权重归交通部.近代电信业历经的种种问题,对今天电信业的发展不失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9.
钟洁  皮方於 《民族学刊》2020,11(5):1-6, 127-128
旅游业一直是西部少数民族村寨脱贫致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产业,也必将长期伴随着民族村寨乡村振兴发展的整个进程。本文在阐释乡村振兴、乡村全面振兴概念基础上,针对当前西部地区民族村寨发展面临的乡村衰落困境,提出旅游业能够促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探索分析中国特色的旅游业促进西部民族村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并按照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三步走”目标任务等一系列中央精神指导,尝试性提供旅游业促进西部民族村寨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0.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本文主要指沧州部分)党组织在加强根据地建设中,贯彻民主,组织、动员全民抗战,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村级民主政权的建立、改造和健全进行了伟大实践且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