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9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1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03篇
丛书文集   346篇
理论方法论   242篇
综合类   1846篇
社会学   1314篇
统计学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历史来看,全球化浪潮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单纯的抵制和排斥必将使我们重新回到锁国封闭的境遇之中;而一味迎合并积极推进这种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一体化”进程,则无疑是在自掘自己的文化之根。本文侧重于考察全球化背景中汉语文学的基本定位,及其超越全球化困境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可能。  相似文献   
952.
敦煌隋代法华主题洞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高窟第419和420窟完成于仁寿以后,是在隋代佛教发展到巅峰的背景下营造的,以一种非禅修气氛的姿态出现,419窟凸显诸佛的教化,420窟象征诸佛的教化。本文将420窟顶经变细节重新仔细比对,发现这原是两铺经变,是法华经变和涅槃经变的巧妙组合,反映当时法华与涅槃思想并重,而且有以法华融摄涅槃的情形。而其中的普门品变相非常详细,开后世“观音经变”的先河。也将前辈学者所认读的“见宝塔品变相”加以重新斟酌,提出这应该是在表现《普门品》的一部分;说明了早期以二佛并坐为主题的禅观图像,到了隋代并未出现在法华经变,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事。另外,419窟平顶绘弥勒说法图、菩萨授记图、思惟菩萨图与正龛主佛间的联系,人字披本生故事画的存在意义等等,以及两窟共同表现维摩经变的原因等问题,也都加以探索,认为出此双窟反映当时的义学结构。其实,像419、420窟这样的图像结构,很可能远承自鸠摩罗什所谓般若与法华双美的路径,《维摩诘经》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也参与了这一段佛教历史的心灵工程。“开三显一”、“开近显远”两者是佛说《法华经》之宗趣,419、420窟其实是双美齐彰,展现法华化世的强烈魅力。  相似文献   
953.
打造高度的区域文化自信,拥有强大的区域文化软实力,对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建设经济高度发达湾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必须在打破制度壁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整合媒介资源、推动文化教育的实践途径上大下功夫,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和谐湾区.  相似文献   
954.
探讨两个大国未来安全政治关系走向,一个可能的途径是将这两个国家放在一定的体系层面加以考察,因为这种考察有可能从宏观上揭示它们在安全政治关系中的基本情形.本文把体系层面研究的物质视角和文化视角结合起来,想象未来亚太地区国际体系中可能出现的五种格局,然后把中美安全政治放在其中加以理解.本文假定,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不同的国际体系格局里将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这类不同的社会身份,有可能决定着它们如何看待彼此在物质实力方面发生变化所具有的含义,从而使双边的安全政治关系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5.
金庸小说创下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学传播的奇迹。金庸小说在不同文化群体中的流传体现了不同的现实文化诉求。作为通俗武侠小说,金庸小说能被市民大众广泛接受,主要源自娱乐至死的现实文化消费背景与社会未成年心理;而遭知识阶层的接受与拒斥,除去商业炒作及文化资源争夺等因素外,同时还存在相应的启蒙动机;至于其在海外华人群中的传播,除去娱乐的动机,同时还隐含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需求,不过渴求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寻求民族文化之根,本质上存在着巨大的危机。  相似文献   
956.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种政府指导的制度变迁,在这一变迁中会遇到一些阻碍。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撤制村、队过程中的一些冲突。关注农村社会冲突,不能不关注农村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因为相对而言,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在农村要大于城市。文章通过对政府城市化进程中的撤制村、队工作的案例研究来说明,在农村组织中良性的非正式制度所具有的认同功能可以决定农村撤制村、队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顺利与否,并且这一认同功能在农村中有其特殊的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957.
绍兴覆盆桥周家台门是1~18岁鲁迅的居住空间,作为一个视觉对象主要呈现出黑暗的色调是有目共睹的。我们认为,鲁迅成年后的物象思辨受此"黑暗形象"的影响具有原发性的作用。我们还将从:(1)黑暗的房子内部看事物或站在天井中看黑暗的房子;(2)与黑暗有关的"审美趣味";(3)黑暗的"鬼怪"世界;(4)"自在暗中看一切暗"等四个方面,来阐述鲁迅早期居住空间这个黑暗的"视觉思维的原型",对鲁迅后天黑暗意象的辐射和指向。  相似文献   
958.
新时期以来,山东省的茅盾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者采用多种研究视角和理论模式,逐步把茅盾研究推向深化,在茅盾的文艺思想与批评研究、作品研究、作家主体及综合研究以及传记资料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59.
从朝代之国走向民族之国--辛亥革命与民族认同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在形式上将我们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崭新的共和国形式,中国社会自此开始从形式和内容上向现代性的转变,其意义不能低估。民族国家是近代新出现的国家形式,建立民族国家是我们面临的历史任务。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从排满到五族共和的曲折,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民族认同与现代的“民族意识”的建立。辛亥革命的意义不在于破坏旧秩序,而在于它能否以民族国家的形式使中国进入现代国家之林,从而将中国的抗争汇入到20世纪世界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潮流,将中国变成世界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辛亥革命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960.
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族群认同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西方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从族群认同问题的产生入手,论述了国内外学者有关族群认同的概念、构成要素、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同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这对于开展我国的族群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