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北朝民间"婚恋"歌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上一世纪的北朝民间“婚恋”歌辞的研究作了简略而精审的评述 ,然后就北朝诸民族语言的翻译问题、婚恋习俗问题和婚庆仪式等崭新的角度 ,对北朝民间“婚恋”歌辞作出实事求是的论述 ,并提出了若干新见解  相似文献   
32.
撒拉族婚礼的文化特征、功能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撒拉族婚礼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文章根据田野调查和文献材料,对撒拉族婚礼的文化特征、功能及价值等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3.
Based on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southern California heterosexual engaged couples, I examine how wedding planning work is divided between the bride and the groom and how couple’s meaningfully interpret the division of labor. I find that couple’s wedding planning work disproportionately falls to women, especially that labor that is invisible. Wedding work, in many respects, is another form of unpaid and unappreciated women’s work, not that unlike housework. Yet, couples do not understand wedding work as an unequal pursuit. Couples use an assortment of interactional strategies to interpret wedding work as a joint and equal enterprise.  相似文献   
34.
哀辞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哀悼夭亡者的文体,形成于东汉至魏晋六朝时期,与当时浓郁的感伤文化、感伤文学氛围有关。汉代哀辞无存。现存魏晋六朝时期曹植至梁简文帝等人的哀辞18篇。其中3篇有短序,序用散语,辞用韵语,或骚体,或骈体,或诔体,篇幅在数十字至二百字之内,内容以抒发丧失亲人的悲伤哀痛之情为主,极少叙事因素。与哀辞相近的文体有诔、哀策、吊文、祭文等,这些文体互有异同。此时期的挽歌和悼亡诗也很特殊,但与哀辞有诗、文之别。  相似文献   
35.
在甘、青、宁和新疆地区,在民间婚礼中,曾经活跃着三种婚俗性的民间舞蹈表演.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也出现了舞蹈历史兴衰的现象.本文以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撒拉族、回族、新疆维吾尔族婚礼中的舞蹈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堆依奥依纳》、《宴席舞》、《纳孜尔库姆》这三种婚俗舞蹈各自兴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6.
回甲节是朝鲜族庆贺60周岁的祝寿活动,回婚礼是结婚60周年时举办的庆典礼仪,现在有的地方将回婚礼纳入回甲节共同庆祝。它既保存了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又融进了新时代的文化内容。它歌颂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尊老敬老、夫妻恩爱,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37.
城市维吾尔族居民婚俗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在乌鲁木齐市,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诸如包办婚姻已不存在,自由婚姻绝对占上风;婚礼都在宴会厅举行,婚礼仪式全程摄像等变化趋势。城市维吾尔族中婚俗文化变迁与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相互渗透有关。  相似文献   
38.
湖北长阳土家族哭嫁歌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文化遗产,使得哭嫁歌受到人们的关注。哭嫁婚俗在商周时期汉族生活中早已有之,《诗经·王风·葛藟》实际就是中国最早的哭嫁歌。  相似文献   
39.
北朝时期,各民族间的通婚频繁,婚礼习俗彼此融合。汉族婚姻“六礼”不仅得到鲜卑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在整个北朝社会风行;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青庐交拜”、催妇上车、新妇乘马鞍、戏新婿、婚礼用乐等呈现“胡化”色彩的婚礼习俗亦广泛流行于北朝社会,反映了北朝民族融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0.
维吾尔族传统婚俗中巫文化的形式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吾尔婚俗是以伊斯兰文化为基本框架 ,对维吾尔人生活有决定意义的伊斯兰文化似乎和巫文化是不相容的 ,但在其信仰中 ,神秘主义却一脉相承 ,原始巫文化在其传统婚俗中有大量的积淀 ,表现出独特的巫文化特点 ,至今仍强化着维吾尔人的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