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5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1174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31.
当下小说的幻奇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幻奇色彩的运用在于小说的审美目的 ,具体说是既调动阅读兴趣又葆有美学内涵 ,亦即在真实与艺术之间 ,在可信与美丽之间 ,在理想情景与日常生活之间保持张力 ,这确实是摆在每一个小说家面前的永久性难题。幻奇性细节、情节、悬念或结局的设置 ,是当代小说家经常使用的手段 ,但是运用的好坏 ,却各不相同 ,畸轻畸重 ,时或可见。不仅以小说的幻奇色彩调动阅读兴奋点 ,并以此掘深小说的题旨 ,这是小说成功的一个醒目标识  相似文献   
932.
2 0世纪的 2 0年代至 40年代 ,长篇武侠小说兴盛一时 ,形成了我国 2 0世纪武侠小说的第一次浪潮。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有的以史实为基础 ,揉进野史轶闻再经艺术加工 ;有的书中人物纯属虚构 ,但历史背景还是较为真实的 ;有的写法荒诞 ,但想象极为丰富。 2 0世纪的 5 0年代至 70年代 ,长篇武侠小说在港台海外掀起了第二次浪潮。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一是继承发展了章回体的某些优点 ,借鉴了欧美文笔 ;二是小说中的人物都追求一种独立的人格 ;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学世界中有了生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933.
欧阳山是我国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老一辈著名作家,他的<高干大>、<苦斗>(又名<一代风流>)、<广语丝>等,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高生亮、周炳、区桃、胡柳、胡杏等一大批文学典型形象,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934.
试论古代小说的“情节三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节三叠"是古代小说结构设置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三次回环为主要情节推进模式,通过逻辑关系的回环递进与不断深化,实现强烈的表达效果,使情节演变更生动,矛盾冲突更激烈,气氛渲染更浓烈,人物形象更典型,主题思想更深刻。这种方法的普遍运用,不仅形成了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独特技法,而且还体现了小说创作的特殊规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35.
鲁迅曾经计划创作反映唐代历史、红军长征和知识分子问题的三部长篇小说,但都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完成。这无疑是中国文学的巨大遗憾,而另一方面,鲁讯的这一抉择也显示出其文学创作思想的端倪。  相似文献   
936.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是当代小小说研究的复苏和初步发展期,它以零星的单篇论文形式出现,对小小说重又崛起的原因,小小说的性质、名称、源流及文体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尽管这些探讨还不系统,还存在着表面化、雷同化的弊病,但由其中闪现的智慧火花所凝成的理论片断,仍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小小说研究高潮的到来作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937.
关于中国小说的起源问题,学术界长期争论,众说纷纭。中国小说多源共生说对此问题的解释更加科学合理,将会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并会成为今后最有影响的中国小说起源说。此说认为,中国小说起源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个源头和母体共同孕育而生。其一、神话传说是中国小说的最早源头;其二、寓言故事是中国小说的重要源头;其三、史传散文是中国小说的主要源头和母体。  相似文献   
938.
将小说创作放在整个文化历史长河中作纵向剖析,会发现中国人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已造成对中国小说创作的极大影响和束缚:中国男人的双重感觉带来的是小说总体上的阴柔有余阳刚不足;不敢正视悲剧的心态使作家们回避冲突,缺乏深层次的挖掘;过分的崇尚事实,追源求本几乎扼杀了小说最根本的特点──虚构;而作家们对传统道德的既爱又怕的矛盾心理又使小说逃离了浪漫……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作家放弃对生命本源的探索,取消对未来大胆的追求,其最终的恶果是导致艺术创作力的平板和萎缩。  相似文献   
939.
本文试图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观念作历时性的描述 ,并联系创作实践指出现代历史小说创作对艺术审美重视不够。在小说理论批评方面 ,往往纠缠于史实与虚构之间 ,显现出现代历史小说批评观念的古典化特征  相似文献   
940.
对17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卡拉姆金《可怜的丽莎》作品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进行了语言分析,从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与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