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60篇 |
免费 | 211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9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13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111篇 |
丛书文集 | 1784篇 |
理论方法论 | 566篇 |
综合类 | 8868篇 |
社会学 | 478篇 |
统计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176篇 |
2014年 | 452篇 |
2013年 | 424篇 |
2012年 | 600篇 |
2011年 | 821篇 |
2010年 | 735篇 |
2009年 | 820篇 |
2008年 | 954篇 |
2007年 | 1460篇 |
2006年 | 1358篇 |
2005年 | 1075篇 |
2004年 | 750篇 |
2003年 | 768篇 |
2002年 | 399篇 |
2001年 | 308篇 |
2000年 | 215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刘慧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4):144-152
广义的休闲价值观是指休闲本身的价值、休闲对个体生命的意义,尤其指休闲与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世界一流大学是具有世界一流师资并拥有自由精神等特征的大学。休闲与学校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古希腊时期,休闲是人生的重要目的,也是教育的目的,休闲与学校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休闲的价值和地位也经过了曲折起伏的过程,休闲与学校的关系也需要重新梳理。近代休闲具备的自由、社会交往和创造性等特征仍使之与学校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有密切关系,休闲理念和价值观也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2.
中部地区试点新农保的经济可行性研究——以安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为民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59-64
老农保的失败让人们对新农保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存有几分担忧,他们担心农民的经济承受力,更怕财政不堪重负。为坚定领导层试点、推广新农保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新农保发展步伐,文章以安徽为例,在测算推广新农保经济负担的基础上,对中部地区农民个人和政府两方面的经济支持能力进行分析,认为只要制度设计合理,把握好试点、推广的进度,中部地区试点、推广新农保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3.
乔焕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62-70
张艺谋十余年间执导的电影总是能够与时代文化语境构成互文和对话关系,这与他求新求异和对存在、人性的关注分不开.正是这种文化先锋意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文化语境中,使张艺谋的电影呈现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加之张艺谋对大众心理及时代语境的体味和认知,他在电影实践中民间身份的确认,使他能够成功地在祛除遮蔽的同时建构起不同的大众神话,以引领大众的心灵,摆脱各种意识形态的束缚.这种大众神话是一个具体可感的感性世界,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前期为生命感性本体的释放,后期是生活内蕴的诗情. 相似文献
164.
张艳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2):36-39
本文通过对作品意义观的梳理 ,初步分析由作品再现世界、表达作者意图至作品作为文本自身的意义分析 ,到接受美学读者创造意义的意义观嬗变 ,着重认识现代解释学将作品、作家、世界、读者重新统一起来的重要意义。而作品意义观的嬗变潜在导源于哲学美学观的历史性转折 ,折射出人类价值观念的变迁、危机和克服危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5.
“城中村”是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改造的重点。城中村村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面临一个新的社会化断层,他们在城市生存技能方面、文化素质方面和城市心理的培养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适问题。解决城中村村民的社会化提升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6.
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正昌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3):40-4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具有同质性,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历史经验证明,和谐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调节中实现的,而实现手段之一就是法治。因此,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制度性、根本性的问题,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塑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精神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和谐社会蕴含法治价值,二者在本质上契合,因此,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67.
节约型社会强调的是资源效益基础上的经济增长,短缺性战略资源是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核心要素,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战略资源节约提供可靠保障。节约型社会建设是由目标体系、核心体系和保障体系所组成的复合型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8.
《反分裂国家法》是中国政府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祖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所制订的一部法律。它体现了国家意志,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是一部和平统一的法、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法,也是一部中国自主解决台湾问题的法。它的出台有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合乎历史,顺乎民心。 相似文献
169.
邵宁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1):102-109
作为现代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多方面决定着现代生活,同时,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形色色的"进城"问题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贯穿性主题.本文分三部分,分别从长期性、曲折性、深刻性、复杂性、现实性、紧迫性着眼,择要论述这一主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各阶段、各层面的表现及其现实意义.指出:无论是从政治一经济层面看,还是从伦理一美学层面看,"进城"都为当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也为中国式市民社会的形成,为新的社会道德、信仰、伦理、美学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根本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0.
和谐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和谐教育,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