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民族学   3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448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41.
通过分析汉字“归、家、室”所反映出的婚嫁习俗 ,说明这些婚姻形式主要是在《诗经》及其以后的年代 ,它以一夫一妻制为主要形式。该形式以男权为主 ,女嫁到男家。女以有夫为有家 ,男以妻为室为家。并非人类社会学家所论述的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度时期的偶婚制 ,即婚姻关系不确定 ,男到女家的走婚或夜访婚形式。  相似文献   
142.
一、《西游记》和《红楼梦》中都写到两块顽石 ,《红楼梦》是从《西游记》的描写中演化出来的。曹雪芹把孙悟空的血液大量注入到贾宝玉血管里去。孙悟空和贾宝玉在强或弱之点上 ,基本是相似的。他们反抗、斗争 ,有似石头 ;他们又一齐归于佛 ,在宗教的牢宠下无能为力。吴承恩和曹雪芹都是石头的歌颂者 ,孙悟空和贾宝玉的被塑造 ,便是明证。二、《西游记》写到的人间国度及地方行政区域凡十余 ,大都是吴承恩凭空结撰的。似西梁女国、车迟国据平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而扩大渲染的是少数。三、散见于明代其他小说、戏曲中片断的、不同于吴承恩《西游记》的孙悟空故事主要有 :1 孙悟空有儿有女 ;2 孙悟空的金箍棒系得自南海龙王敖钦处 ,名“如意棍” ;3 孙悟空一个筋斗打八万四千里。四、《西游记》以邵雍象数学宇宙发生论开头。  相似文献   
143.
上博简《孔子诗论》所见"礼"不多,总共只出现四次,分别用在《清庙》、《大田》和《关雎》的评论中。笔者在考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认为,"礼"在这几处评论中分别被赋予了"礼仪"、"礼制"、"礼制思想"、"礼治"、"礼俗"和"中和思想"等含义。《孔子诗论》通过用"礼"论诗,表达了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但在具体论述时,不是断章取义,而是就诗论诗,较好地揭示了诗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4.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殊分支,客家文化在特殊的迁徙过程和艰难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继承了中华先祖不畏艰难的开拓传统。客家文化的创造主体以平民为主,其世俗性主要表现在核心价值的世俗性、宗教信仰的世俗化以及围绕物质生产的世俗文化中。客家制度文化、耕读文化、民间化教育以及积极参与爱国斗争的活动,同时也表现出客家文化寓于世俗性之中的文化超越性。  相似文献   
145.
陈永亮  张立辉 《民族学刊》2020,11(6):29-35, 155-156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有其独特性,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J、Y两县的实际调查,对影响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的主要因素思想意识包括传统观念影响、思维定势等进行剖析,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要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多语言(方言)语音科普推广等方式积极推进,既保障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活力,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6.
《民法典》第153条规定了强制性规范与公序良俗条款的适用规则,此为结合限制契约自由的事前模式与事后模式适用之典型,应作体系化解读。协调两种模式在合同效力判定中的适用,合理划定以强制性规范为核心的事前模式适用范围,明晰强制性规范的适用边界。对于未被立法者明示性质的规范,应以任意性规范推定原则的适用为基础,在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前提下,由法院根据公序良俗原则发挥事后模式的补足作用,以期对合同效力作出清晰认定。  相似文献   
147.
从岁时民俗特征比较中韩端午节端午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岁时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中国端午节与韩国端午祭均为中国上古端午祭的现代传承.端午节即端午祭,祭祀是端午节的本意.中国端午节的历史文化内涵大于韩国端午祭.中国端午日举办的各种节俗活动,归结起来均与祭祀信仰有关,并有官方与民间的等级区别.现今韩国江陵端午祭由"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部分组成,实即相当于官方与民间的祭祀活动.自上古时期至今,在端午这一天祭祀以祓除瘟疫、祈求人寿年丰,在中国和韩国都未有任何改变.几乎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所有细节,都可以在中国端午节俗活动中找到具体的、同一性质的对应.  相似文献   
148.
在中国诗歌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宋词是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大量以节令习俗为题材的优秀作品,不仅描绘了大自然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壮丽图景,表现了词作者的社会文化观念和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关注,也通过“词”的载体传承了民族文化中的节日习俗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概说春节民俗的兴起 ,这一传统民俗的基本特色 ;春节民俗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发生变化 ,它不断吸收体现时代色彩的现代文化 ;春节民俗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优秀的传统“民俗”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0.
论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了语言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日本文化中的一些特征。列举了因中日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言表达差异的现象,并从中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得出在外语学习时,既要掌握语言技能,又要学习语言的内涵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语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