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1篇
丛书文集   105篇
理论方法论   146篇
综合类   748篇
社会学   3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认为 ,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却长期没能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青年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因此 ,亟需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 ,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02.
群体腐败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群体腐败的预防和斗争,已经成为我们反腐败斗争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3.
努力运用科学发展观,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分析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十个问题上可能造成的危害性恶果。  相似文献   
104.
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社会中,志愿者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志愿者这一重要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志愿者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对我国志愿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法律化、志愿服务激励人性化的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05.
从洛江区村干部腐败案查处情况及其呈现特点入手,分析了腐败产生的一般和特殊层面的根源,提出了治理村干部腐败的思路:(1)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做到依法行政;(2)加强司法的建设,增大对腐败的惩处力度,提高腐败的风险系数;(3)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执政党的行政文化建设;(4)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5)加强权力的社会监督;(6)完善社会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06.
由于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一部分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埋下了潜在的隐患。未成年人教育已成为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是在新疆地区,受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其处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犯罪比率以及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发的生态伦理观,采用了人本学主体辩证法和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的双重思维向度和理论语境。马克思这一生态伦理观的生成与其对于劳动和人的本质的界定相关。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始点与他揭示人与动物和自然关系上的异同密切相关。马克思生态伦理观又与他关于共产主义探索具有内在联系,在他看来,共产主义不仅能改变原来在私有财产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能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他还从现实物质生产(实践和工业)出发,阐释了生态伦理观的现实运作。  相似文献   
108.
109.
The value of listening and talking to young people with experience of the care system has been recognised as a vital and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social work students' learning. A model of co-production was used to develop a series of speed mentoring events whereby social work students placed in local authority children and family settings were mentored by young people with experience of the care system. This tentative review of this small-scale project shares the author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value and reliability of this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outcomes of co-productive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young people and social work students. The reversal of the power dynamic between student and service user contributed to the unsettling of assumptions about each other and empathy for each other's role. The student authors reflect on learning about the child's experience that has influenced their practice. The mentor authors welcomed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friendly’ social workers. Suggestions are made as to how this model could be developed to contribute to a more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role of service users in mentoring, advising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supervision process of students and social workers.  相似文献   
110.
Young runaways and thrown‐out children, under‐16, face a number of barriers to accessing safe emergency accommodation. The need for such accommodation is not always apparent because children sometimes make themselves invisible to services through fear of being returned or fear of being removed from inappropriate accommodation. Young people's retrospective accounts of their experience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a ‘transitional person’, an adult who has a pivotal role in trust‐building and who acts as a conduit to services and helps runaway and thrown‐out children overcome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rriers to uptake of emergency accommo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