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53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43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483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1161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代蒙古族法制思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蒙古族在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法制与宗教相结合的司法体制,具有明显的草原气息与帝国情结,是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产物,培养了民族自己的法律思维方式和特有的法律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园林内含园景、园境双层空间结构.表层是实体性园景空间,以"隐曲"为特征,呈现"流动"之态和"悠远"之感,营造耐游观的园景.深层是虚实相生的园境空间,以"空灵" 为特征,具有虚化、意化、融合的美学功能,展现出情味美、朦胧美、超越美.园景向园境的转化就是物象-气象-意象-意境间的渐次转化.表层园景营构以深层园境生成为旨归,最终要由质趣灵、象外见象,心境融合,生成意境.由此,中国园林营构中的形式规律要与审美心理规律同步一致.  相似文献   
3.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是一个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和平原,南部为戈壁沙漠.长期以来,交通发展严重滞后成为了蒙古振兴经济的最大障碍.2000年.蒙古提出修建"千年公路"计划."千年公路"计划的实施,对带动蒙古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消除贫困,提高蒙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密切和扩大对外联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千年公路"工程将成为蒙古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使亚欧两大洲的公路网相连接,而且将开辟蒙古走向世界的新通道.本文主要阐述了"千年公路"工程及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建筑物结构、使用性能及外观等要求,一栋建筑物会有许多规格的建筑外窗,有的几种甚至几十种不等。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建筑物的外窗所用的型材,主要的零配件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牧歌 《老年世界》2008,(5):35-36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在漫长的发展与演变中,蒙古包成为游牧民族特有的居舍。  相似文献   
6.
土默川一带蒙古族居民,因长期与汉、满、回等民族杂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既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又表现出顽强的、难以消失的自我特色。妇女服饰衣着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的盛衰,婚嫁及育儿习俗,则有历史故迹的存遗;不同形式的葬仪,反映了人们对死者的美好愿望;居住习俗则与地理及气候等自然环境相关。饮食习俗和体育文化生活,也具有极鲜明的草原特色。  相似文献   
7.
8.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六国文化有一个初步的整合,具有“整齐百家”的政治意图,并在秦始皇初期进行了“外法内儒”的尝试。其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儒生、博士、方士与秦始皇、李斯等人在“学古”与“师今”的问题上产生重大矛盾,“法家”之名正式出现且地位不断上升,儒家被排斥出秦王朝的文化领导地位。秦朝初期的“学古师今”一变而为“非古师今”,秦王朝文化环境就此恶化,石刻文本的书写内容与士人心态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动摇了嬴秦的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9.
龚晓康  Wang Xiaonong 《孔学堂》2022,(3):73-82+168-181
学界依王阳明“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等说,形成了意义论、价值论、感应论等观点,而对阳明“身心意知物是一件”之说则甚少留意。“身心意知物是一件”表明,“物”为心、知、意、身之聚集,并构成了源初的存在场域:本心之感应而有良知之明觉,良知之明觉而有意识之发动,意识之发动而有事物之呈现,事物之呈现而有身体之感触。这种身—心—意—知—物所共同构成的源初场域,即是物之“自体”;经由意识之对象化而为身体所感触者,则为物之“现象”。而基于主体间性的作用,“物”也具有客观实在性。但是,意识在自我象化的同时往往存在着小我的执着,遂使身—心—意—知—物的源初场域破裂,“物”成为外在于人的存在者,而人亦为外物所役使。故而,格物的重点在于诚明工夫,物来顺应而不为物所役,最终回归源初的存在场域。究言之,阳明所论之“格物”,超越了单纯的事物认知而成为道德的工夫,“不诚无物”说也就获得了存有论的阐明。  相似文献   
10.
马丽娜 《社科纵横》2007,22(12):93-94
本文首先对中国诗歌中意境的生成、发展作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中国意境诗在审美鉴赏中的主要审美特征,即情景交融,象外之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