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木天作为译介巴氏长篇小说的第一人,多方位地传播与接受了巴尔扎克。他翻译的19部小说,让读者走进了巴氏的文学天地;他对作品的深入解读为受众了解巴尔扎克提供了导向,为批评界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基础;他在大学课堂中对巴尔扎克的讲解,为传播的路径拓宽了空间;他在文学思想中对巴尔扎克的认同,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辅助。可以说,穆木天为我国接受巴尔扎克搭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
刘卓言 《可乐》2010,(12):19-19
在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小说里,吝啬鬼葛朗台40岁时娶了一个木板商的女儿为妻。这一年,他自己所有的资产和妻子的陪嫁加起来共有4.8万法郎。42年后,82岁的葛朗台去世时,留下1700万法郎的财产。  相似文献   
3.
巴尔扎克以其独特而深入的生活体验、敏锐的观察力和典型化的概括力 ,在探索法国巴黎社会五光十色的金钱世界中的万象人生、亲情关系和文艺新闻界等方面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 ,金钱也对巴尔扎克自身的人生和创作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是他终其一生的苦恼 ,也是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批判现 家,巴尔扎克具有敏锐的人生洞察力和深刻的社会剖析力,能够透过纷纭析社会现象抓住客观事物的整体和实质。对于调第头这一个父爱的悲剧人物,他立足于生活的真实,从从绠与人性、社会与自然等多层面表现悲剧所具有的典型性和深刻性,展现了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武部经历、心理状态和性格发展,反映了人类心灵的全部复杂性,使得作品显示出强大的悲剧力量及其超越时代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受个体审美心理机制的制约,司汤达侧重剖析人物内心的隐秘,创作显内倾性;巴尔扎克着重揭示并鞭挞社会弊端,创作呈外倾性,两者从不同角度丰富并完善了批判现实主义创作.  相似文献   
6.
7.
8.
穆木天外国文学翻译对于认识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具有重要价值。穆木天与鲁迅有关“翻译”问题的论争,是“五四”以来不同翻译观的碰撞,是左翼文学多元构成的不同翻译观之间的碰撞,这有助于穆木天20世纪30年代翻译家身份的确立,他的巴尔扎克翻译和阐释是左翼文学的重要成果。穆木天的巴尔扎克译著迅速消失在读者视野中,需要结合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传统重新认识,但也可见有着他自身素质的限制,相比之下他的诗歌翻译更具有根基性,但却更多地受到来自他自身主导意识上的压抑。  相似文献   
9.
《窥视者》是法国新小说派领袖阿兰·罗布—格里耶的代表作。它典型地反映了新小说派反传统的特点。这部作品在艺术方面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第一,以“物本主义”代替“人本主义”:第二,巴尔扎克式小说的终结——故事、人物的瓦解;第三,迷宫般的结构形式——重复法、反射法、时空交错法等。这些特征既体现了新小说派反传统的一面,又体现了新小说派创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名人谈创作     
《大庆社会科学》2010,(5):158-158
一部小说,头一个条件就是引起兴趣。可是想要引起兴趣,就得使读者发生幻觉,相信书中的事情全真有过。——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选》 小说不是别的,而是有时由于思想,有时由于心灵而超出了舞台比例的戏剧。——雨果《(光与影集)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