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53篇
  免费   1219篇
  国内免费   300篇
管理学   8237篇
劳动科学   590篇
民族学   1170篇
人才学   2018篇
人口学   955篇
丛书文集   12038篇
理论方法论   2817篇
综合类   26580篇
社会学   7414篇
统计学   1653篇
  2024年   606篇
  2023年   2026篇
  2022年   1591篇
  2021年   834篇
  2020年   1302篇
  2019年   1552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1081篇
  2016年   1260篇
  2015年   1779篇
  2014年   4050篇
  2013年   3039篇
  2012年   3581篇
  2011年   5365篇
  2010年   4520篇
  2009年   4231篇
  2008年   3926篇
  2007年   2938篇
  2006年   3812篇
  2005年   2921篇
  2004年   2234篇
  2003年   2727篇
  2002年   2578篇
  2001年   1916篇
  2000年   1301篇
  1999年   522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在晚清掀起的外国文学作品译介大潮中,“冒险小说”作为一种全新的文类被译介到中国。结合晚清社会语境,重点探析冒险小说译介于晚清中国的历史文化成因。研究发现:晚清冒险小说的译介主要源于民族生存危机对男子气概的呼唤,又得益于小说社会地位的整体提高,同时也与冒险小说的文类特点密切相关。冒险小说所弘扬的冒险进取精神有助于改造国民奴性,激发国民的男子气概,契合救亡启蒙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942.
“两个结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不是简单地增加相关的历史性知识,而是以全新的“文化叙事”来观照“纲要”课教学的体系脉络,在既有的教学目标、任务达成的基础上,将“两个结合”与“纲要”课教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主题课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两个结合”所呈现出的“文化叙事”为融入“纲要”课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教学理念上必须坚持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融合创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向互动、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有机统一。在教学实践路径上要围绕教材内容和特点,加强重点性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发展多样性融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43.
在教师队伍治理现代化语境下,边疆“双一流”高校亟待关注教师的职业获得感,以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调查边疆“双一流”高校教师职业获得对职业获得感的影响,发现年收入、住房福利、职称评聘、信息技术支持、经费、工作环境感受、工作负荷等为增感因素,对教师获得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访学进修为负感因素,对教师获得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教学奖励、职务晋升、企业实践、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为无感因素,未显示对职业获得感的影响。同时发现教师的高层级职业获得感缺失。建议边疆高校重视教师获得感的预警作用,把握教师队伍治理的主动权;主动开展滴灌式教师获得感管理;营造高校对教师自主性的包容机制,弥补高层级职业获得感的缺失。  相似文献   
944.
“五史”教育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作为“五史”教育重要阵地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厘清有效融入的三重逻辑前提,增进大历史观、唯物史观、历史自信三个自觉,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三种创新,在充分挖掘“五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价值意蕴的基础上,形成其有效融入进路。  相似文献   
945.
碳经济人才是我国亟需加快培养的紧缺人才。碳经济专业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碳经济人才、如何培养碳经济人才以及为谁培养碳经济人才三个根本问题。碳经济专业的“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涵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气候治理演变历史、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绿色低碳思想、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中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伟大成就等思政教育内容;应综合采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碳经济时政中的思政教育、政产学研合作中的思政教育、提升教师思政意识与教育能力等多种方式,夯实思政教育基础、拓展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政教育的深度、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相似文献   
946.
何圣 《南方人口》2007,22(3):53-58
本文基于对云南农村青年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村青年外出就业的决策因素.本文认为青年是否拥有非农专业技能特长和是否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水平的教育是对农村青年外出就业状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的变量.通过加大对农村青年进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教育、培训可能是帮助其实现外出就业,乃至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47.
孟宝芬 《现代交际》2022,(11):72-79+123
习近平青年责任担当观兼具理论积淀和时代精华,其核心内容围绕新时代青年的角色和义务,分别从对青年人自身、社会、国家和民族、国际层面四个维度的责任担当来展开。以习近平青年责任担当观为指导,要在树立远大志向、加强道德修养、积累知识才干、投身实践锻炼四个逻辑层面来贯彻落实习近平青年责任担当观,增强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48.
黄晟 《现代交际》2022,(11):107-114+124
从历史和理性的角度来看,工匠精神在中国并非舶来品,而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儒家文化体系中,以“仁”学为核心的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精神思想资源。充分发掘儒学中与工匠精神内核相通的部分,将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工匠精神的中国本土化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9.
董芳芳  杨宏 《现代交际》2022,(8):62-70+122-123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发展了“三农”思想。不同发展阶段,虽然“三农”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但党的领导集体始终把握“三农”事业科学发展的脉搏,并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尊重农民作为始终如一的使命追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之路。  相似文献   
950.
加强新时代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与创新研究,就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到农林高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本文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大学70年办学兴校的成效经验,基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实践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引领,探索研究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新时代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模式。以新农科建设为重要契机,着力培养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