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90篇 |
免费 | 155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18篇 |
劳动科学 | 15篇 |
民族学 | 137篇 |
人才学 | 86篇 |
人口学 | 15篇 |
丛书文集 | 1794篇 |
理论方法论 | 316篇 |
综合类 | 3516篇 |
社会学 | 530篇 |
统计学 | 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225篇 |
2022年 | 184篇 |
2021年 | 256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31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131篇 |
2015年 | 202篇 |
2014年 | 434篇 |
2013年 | 307篇 |
2012年 | 596篇 |
2011年 | 623篇 |
2010年 | 481篇 |
2009年 | 370篇 |
2008年 | 533篇 |
2007年 | 358篇 |
2006年 | 340篇 |
2005年 | 259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84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宏观而言 ,社会主义实践分为两个最基本的时期 ,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研究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信念建设的历史经验 ,无疑对于我们今天克服社会主义信念“淡化”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社会主义革命信念”是指 :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经过无数次残酷斗争的检验 ,坚信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起社会主义美好制度的观念。这里的革命 ,不是广泛意义上的革命 ,而是特指“以阶级斗争为特征的暴力的革命”。暴力革命 ,作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根本手段 ,是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地位的根本… 相似文献
42.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一般认为来自西方基督教,但拜皇天上帝与主张平均平等,也是中国原始宗教和后来农民起义的传统思想,因此可以看成是中西文化的结合.德国农民战争中的闵采尔是正宗教会的神学异端,太平军起义时的洪秀全,亦被近代基督教视为异端邪说,其实这是反封建革命农民的本能,是中西文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43.
44.
45.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否弃了马克思思想当中的一些经典概念,以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批判为切入点,可将马克思思想的核心精神还原为"批判"与"革命"两个概念。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的鲍威尔思想的对比当中,凸显了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所带有的康德色彩。马克思与康德的"批判"哲学的契合点在于:一是强调了主体的有限性;二是拒斥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导致了理念与现实之间存在永恒张力,革命的行动及其激进性需要保持这种张力。因此,马克思对于统一性原则的破除成为其革命理论合法性的哲学基础。正是这一哲学诉求决定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任务:一是凸显必然性的断裂;二是基于偶然性,对革命主体的批判及其重构。 相似文献
46.
47.
中国古代科技与官僚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为何没能产生近代科学革命?对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李约瑟本人曾把中国古代官僚政治视为阻碍中国产生科学革命的重要因素。他的这个观点也影响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李约瑟之谜”的探讨。本文认为,如果说存在着阻碍中国产生科学革命的因素,那么它只能存在于历史和社会的复杂性之中。就官僚政治制度而言,它只是反映着这种复杂性的一个方面。通过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分析,我们可以解释它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却不能从中推出它是阻碍科学革命产生的原因。因为通过分析我们就能发现:官僚政治制度本身就是这种历史和社会复杂性的产物,尽管它也因此而成为这种复杂性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
人类从依据不完全信息的理性选择模式,走向试图从大数据中获取完全信息的理性选择模式,这一过程是大数据广泛运用的结果,它标志着一场由人工智能引发而波及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数据革命的到来。大数据革命包括宽泛的内容,涉及云平台、云计算、机器学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由于大数据革命有可能给人类提供完全信息和准确信息,因而对于经济学理论具有颠覆性。主流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应用理论都是建立在不完全信息之上的,如果人类能够得到完全信息和准确信息,现有经济学理论将出现危机而需创新。文章拟结合现阶段大数据的应用,分析理性选择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规制理论、宏观调控理论的创新。文章重点说明了当人类决策的信息基础发生变化时,经济学创新方向和途径的变化,力图勾勒大数据革命背景下的经济学创新图景。 相似文献
49.
50.
白晋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从教科书到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论述观点之一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生,同时胜利的模式。但我们细读经典著作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原理》中确实论述过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发生,同时胜利的理论,但在以后的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了不同的论述,如相继发动,相继胜利;一国发动,多国响应,相互配合补充;法国人开始,德国人继续,英国人完成等多种多样的说法。我们掌握一个人的思想,要从整体上来把握,不能仅仅从一篇或两篇文章就断然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思想。而应该重读经典著作,从中挖掘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思想,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