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46篇
  免费   1788篇
  国内免费   602篇
管理学   4199篇
劳动科学   691篇
民族学   1622篇
人才学   1333篇
人口学   232篇
丛书文集   15831篇
理论方法论   3666篇
综合类   44507篇
社会学   8240篇
统计学   815篇
  2024年   318篇
  2023年   1237篇
  2022年   1292篇
  2021年   1698篇
  2020年   1725篇
  2019年   1475篇
  2018年   724篇
  2017年   1280篇
  2016年   1530篇
  2015年   2524篇
  2014年   5651篇
  2013年   4331篇
  2012年   4684篇
  2011年   7297篇
  2010年   7714篇
  2009年   7406篇
  2008年   6394篇
  2007年   4487篇
  2006年   3945篇
  2005年   2905篇
  2004年   3041篇
  2003年   2463篇
  2002年   2022篇
  2001年   1652篇
  2000年   1149篇
  1999年   606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288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91.
不久前,为女儿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念到最后,小女孩冻死前在火柴的光焰中看到死去的祖母时,女儿惊异地问:“爸爸,你怎么哭了?”  相似文献   
192.
《抱朴子》是东晋学者葛洪的代表作.它分为《抱朴子·外篇》与《抱朴子·内篇》两部分.《抱朴子·内篇》属于道家,历来毫无争议.《抱朴子·外篇》的归属却不明确.葛洪自认为属于儒家,后人却将其归入杂家或道家.根据书的内容及葛洪的思想倾向来看,《抱朴子·外篇》应该属于儒家.  相似文献   
193.
把爱还给你     
常铭心喜欢模特,尤其是骨骼清秀的模特,看她们走在T台上,总幻想她们走在自己房间的样子。  相似文献   
194.
李朝时期,朝鲜使臣频繁出使明朝,由于其另一身份为精通汉学的文人,因此与同样深受中国影响的域外文人进行了文学交流:李安讷同孔闻謤的诗歌酬唱,体现了中朝两国的文化认同;金尚宪与吴大斌的惺惺相惜,体现了文人间的友好情谊;李醉光与安南使者冯克宽、琉球使者蔡坚的文学往来,体现了朝鲜文学在安南等国的影响.朝鲜使臣在出使明朝的过程中,以文学为裁体,同域外文人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5.
三十多年的耕耘,《红情绿意——〈红楼梦〉点面论》的面世,成为贺信民先生贡献于红学界的又一丰硕成果。书中宏观运幄与微观烛照兼长,用生命体验来感悟红楼,在慧眼洞察的缕缕新意之中折射着贺信民先生“研红”的风雨征程,折射着红学界积火传薪的优良学术传承。  相似文献   
196.
寻梦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提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相似文献   
197.
一次性     
辣子 《金色年华》2007,(8):49-49
那次,经不住一个同事的再三相邀,我和老公买了礼物登门做客。  相似文献   
198.
李郁林 《老年人》2007,(4):48-49
话说1965年腊月,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下了7天7夜,龙山、孙水雪封冰固,一片银装素裹。  相似文献   
199.
想念冰心     
王蒙 《华夏少年》2007,(11):60-62
与世纪同龄的冰心比我的父母还要年长十来岁,我的父辈已经是她的读者了。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买了一本旧版的“全一册”《冰心全集》,我至今记得我的父母看到这本书时眼睛里放射出来的兴奋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0.
金薇:从你的解释来看,对《论语》里的某些话,是不是不忠于原典也可以有很好的解释?薛涌:哈哈,你是否还觉得我主张不忠实原典呢?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关怀和时代的目的读《论语》。但是,解释《论语》就必须忠于原文。不想忠于原文你还读什么?有话自己说就行了?问题是,什么才叫忠于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