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65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71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228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1514篇
社会学   1632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以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集体潜意识中常见的母亲原型和父亲原型为理论基础,对中外著名的神话故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神话故事中出现的母亲原型和父亲原型,并对他们产生的原因、表现的形式以及改变和改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2.
警察老父     
过节,总是要与父亲一起吃饭。今年五一,父亲很早就打来电话,要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顿饭。其实,每年的年饭,我都是和父亲一起吃的,而每年,他也是来电话早早催促。这也难怪,父亲八十有七,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唯有一群仍在为党工作而又身体健康的儿  相似文献   
143.
吴小毛 《老友》2011,(3):28-29
我母亲今年93岁,生活由我们6个儿女轮流照顾。大家都为母亲身体尚好而庆幸,惟一感到不悦的是,母亲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爱唠叨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让她说上半天,而她熟悉的话题一说开,更是滔滔不绝。有几次,我见她又要对我"长篇大论",便有意躲到阳台上。  相似文献   
144.
母亲老了,真是应了那句话:“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她逐渐变得爱唠叨起来了。 夜晚,我们在灯下各自忙碌的时候,母亲好像在自言自语:“今天我看到教三儿的周教师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5.
谁是爹地     
基因不合 谁来抚养 相传古罗马时代的律师居然提出一个富于现代含义的关于父亲的定义,翻译后的意思大致这样:母亲是毋庸置疑的;至于你们父亲,则是当孩子出生时,母亲想要与之结婚的那个男人。古罗马人没有进入基因测试时代,而一个叫迪伦·戴维斯的现代西方男人不得已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146.
母亲太客气     
王月冰 《中国农村》2007,(10):58-58
我这做女儿的。平日给她生活费,她感激不尽,偶尔送她衣服保健品什么的,她客气十分,甚至打个电话问她一声好。她也一再说谢谢。  相似文献   
147.
在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城市学龄前儿童抚育模式也在转型。计划经济时代,学龄前儿童抚育工作作为"公家事务",使工作着的母亲获得了可能的职业发展空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抚育模式转向以市场理性选择为主的家庭和个人责任,独生子女政策更进一步强化了母亲与孩子成长优劣间的关系,工作着的母亲深感压力,母亲角色与职业角色间的冲突加剧。应当建立支持学龄前儿童抚育的国家制度,倡导公共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重新建设,解决职业女性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48.
母乳是哺育后代最天然和最理想的食品。但是,有些做母亲的宁愿用牛奶而不愿给婴儿喂自己的奶。当然这其中除了因工作原因外,不了解喂母乳的好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然而在全社会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却有另外一些母亲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对自己的宝贝进行母乳喂养。有个因无法母乳喂养宝宝的女人更是因此辞去公职,毅然开始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且学习如何帮助没有母乳的女人催出乳汁喂养宝宝。  相似文献   
149.
几年前,参加一个心理学课程,主持人说:你会成为你最憎恨的人。这句话如雷贯耳,憎恨父亲的儿子,通常是跟父亲最相似的。憎恨母亲的女儿,也最像母亲。我们非常憎恨某人,不知不  相似文献   
150.
夏逢南 《老友》2013,(1):17-17
这是母亲杨束青生前珍藏的两张照片。摄影者为父亲夏征农。照片反面有母亲书写"1939"的笔迹,拍摄地点在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当年,我们是从上海途经南昌到达皖南的。在过松江时,曾遭日机轰炸,外婆受惊吓病逝南昌。照片1中,四兄弟我居左,坐在奶妈膝上;照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