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9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55篇 |
人才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156篇 |
理论方法论 | 42篇 |
综合类 | 350篇 |
社会学 | 49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贺秀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4-100
刘禹锡之佳诗多产生于贬谪时期 ,其中描绘巴山楚水的部分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 ,景物色彩明丽 ,寓含乡国之思。其描述当地的民俗风情 ,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充盈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劳动生产习俗、崇巫好祀风俗、喜好歌舞风情。这些与诗人坚定的信念、豁达的心态 ,及其心系朝廷、关心百姓疾苦 ,受南方文学、文学传统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器物描写在汉赋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并体现出三大特点:注重介绍制器所用原材料的产地、类别、质地和生长环境,突出反映了器物制作过程中聚众材之美、集众匠之长的情形,着力表现了器物外观上法天、法地、法众物乃至法人的一面。这些特点都与汉代的一些风俗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3.
岭南人大都来自中原,他们在江河湖泊密布、四季如春的濒海地区创立了新的家园.其春节风俗多姿多彩,既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进发出南北交融、中西撞击的火花.它既秉承中原流风,又受异域文化的影响,自成一格,包容创新.他们在圣诞树上挂上了红包,把圣诞老人换成了中国的财神爷,给民众派发利市;他们舞狮舞龙出飘色,逛花街、斗锣鼓、唱八音、办年例,万人围餐大盆菜,充分展示亲情、族情、乡情,欢庆人性的复归,一直闹到元宵游灯屏、行通济,传统节庆的气氛相当浓烈;他们又借助毗邻港澳的优势,传递你我,向中外友人展示我们的节日文化,影响所及,五洲四海,以至周边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朝鲜、韩国,次及欧美的唐人街、中华街等,也挂起了大红灯笼、中国结、中国字画,透出了浓浓的中国年味,中国年的文化魅力,大有超越圣诞、成为世界性的节日之势. 相似文献
64.
张勃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4):8-14
加藤鎌三郎的《北京风俗问答》(1924年),从当下的具体事件出发,用对话体的形式记录了民国初年北京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人口、城市结构、居民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状态和种种变化,是北京历史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理解20世纪初年的北京现代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北京风俗问答》显示求新向善是当时的主旋律。20世纪的前20余年,是北京在复杂艰难的环境中在这一主旋律下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66.
策&#;巴图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156-156
特·那木吉拉撰写的《西部蒙古民俗与民间文学关系研究》一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6月出版(蒙古文,24万字)。这部专著是作者独自主持完成的200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蒙古民俗与民间文学关系研究》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67.
王还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楹联,亦称对联。千百年来,它不仅在文人墨客中交流传播,而且在民间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认真研究柳林近代民间对联作品,不仅能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人民群众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希冀追求,更能体会到当地特有的风俗民情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8.
郭嵩焘的"人心风俗"论在道德、学术、政治的三重视域融合中展开。人心风俗基于道德,道德是人心风俗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内涵。人心风俗明于学术,学术是人心风俗改革和建设的理论基石。人心风俗本于吏治,政治是人心风俗的改革和建设的根本手段。由此也展现了一位儒者的儒家哲学精神:接受分殊的开放精神、因时因势的通变精神、建立善政的制度精神、德才并重的人才精神。 相似文献
69.
清初“礼仪之争”既是中西两种不同性质文化的斗争,同时也包含着基督教与中国社会风俗的冲突。随着“礼仪之争”的深入,基督教“伤风败俗”的观念不仅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而且成为官绅士人反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