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66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628篇
理论方法论   236篇
综合类   1063篇
社会学   206篇
统计学   4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秀子 《山西老年》2014,(8):25-25
1946年到1949年的国内战争,装备低劣的解放军往往别出心裁地开发"临时武器",令国民党军饱受"非正规战"之苦,其中用汽油桶改装的"没良心炮"尤为出名。其实这是一种解放军创造的自制武器,即飞雷炮。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火炮很少,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官兵们创造了一种令人丧胆的武器——用汽油桶做炮管的炸药包发射器。这种又称炸药抛射筒的武器主体就是一个空汽油桶,在其内填充发射药后,把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进去,然后点燃发射药,就能把10公斤的炸药包抛射到150~200米距离之外。  相似文献   
44.
在蜿蜒的辽河下游,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海城,这里正是海城高跷秧歌的发源地。海城地区的秧歌最早见诸文字是清光绪年出版的《海城县志》。历经1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海城地区的秧歌逐渐从最初的唱秧歌、扭秧歌发展成今天的海城高跷秧歌。  相似文献   
45.
作为重庆五大功能区之一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新的功能定位,需要新的发展思路和治理模式,科学合理的治理能激发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生态涵养发展区又好又快的发展。从渝东北的社会基础和治理传统出发,顺应人类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就要走一条政府主导——多元治理的模式,从而兼顾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各个利益主体,以政府为核心,调动社会相关主体积极参与到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治理中来,开创一个科学合理的治理格局,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46.
民间艺术正经历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乡土艺术与城市艺术的融合、传统演出与传媒播发的互构、艺人传承与大众参与的新势,都为民间艺术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时空场景.而越是这样的新变时期,越需要对民间艺术进行扎实的深入研究,这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的时代课题.以东北民间艺术为研究要点,勾勒其智能时代融入现代城市空间的演进脉络,揭示其与市民文化的动态互构与持续嬗变的情形,思索其在现代城市时空语境中所具有的转化活力,其目的在于探究东北民间艺术融入现代城市空间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从做好军休干部服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军休干部资源利用方面,阐述了做好军休干部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意义,围绕提高信息化水平、规范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强化档案保密管理,提出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军休干部档案科学管理的方法,通过提供信息查询、加强军休服务、引导发挥余热、开展爱国教育等途径,有效地发挥军休干部档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得益于《大同报》与《新满洲》的长篇小说征文而有所谓“发荣”的东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定型于征文所倡导的中心意识及获奖作品的导向意义,其“滋长”之意亦运行在日本及“伪满洲国”所限定的文学轨道上,只有极少数作品与之保持距离,这使得东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大多具有浓烈的殖民意味。只有极少数作品反映了一代青年的时代症候,令人感到“伪满洲国”众多青年精神上无所依托,时时处于一种令人绝望的孤独与幻灭感中。这一“发荣”之象与“滋长”之意使得东北沦陷区的绝大部分长篇小说成为文化伪劣品(甚或剧毒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只有极个别作品显示出一定的文学史意义。这也是由东北沦陷区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9.
50.
当历史的车轮步入民国时期,举国上下对教育已然有了新的认识,小学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东北的小学教育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从小学校设置的数量和小学毕业人数上来看,总体上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也为民国时期东北文化建设作了很大的贡献,推动了东北教育近代化的进程。显现出来对于教师的检定十分重视和对于小学生的培养注重实践性与社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