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崔树义 《东岳论丛》2004,25(3):95-99
在我们过去对国外人口的研究中 ,对即将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十三国的关注相对较少。根据欧洲委员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有关最新资料 ,对这些国家当前的人口形势、近年来的变化及有关影响因素做了描述分析。  相似文献   
102.
蒋锐 《湖南社会科学》2002,(Z1):133-137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进程和特殊进程在不同的时期有过不同的论述,但是这些结论都不完全适用于战后的东欧社会。东欧各国共产党人结合时代特点和各自的国情,探索出一条经由人民民主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理论,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对比转轨前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就业率和失业率、女性就业结构与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化,对转轨期前苏联东欧女性就业变迁进行分析,指出了转轨期这一地区妇女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及两性不平等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104.
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转型国家成为各种经济学理论的天然"试验室".它们的碰撞和融合使得转型经济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同时也使得转型研究的范式呈现出了明显的多样性特征.本文对目前转型经济学中的主流研究范式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同时也对各种范式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转型经济学学科未来的发展的影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5.
原东欧地区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困境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雷 《江汉论坛》2004,(10):13-16
东欧地区执政的共产党剧变之后重建和新建了一些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共产党和组织,由于国内外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自身组织内部的问题,它们在各自国内政坛上影响十分有限,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目前这一地区的共产党组织也在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实际和本国国情相结合的艰难探索,试图摆脱困境,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6.
试论东欧国家转型中的制宪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明 《江汉论坛》2007,9(1):49-52
制定一部新的宪法在东欧转型国家被认为是"制度转变的基石".东欧国家在转型初期完成制宪的目标大体以三种方式实现:制定一部全新的宪法、恢复使用历史上的某部宪法或制定过渡性宪法.制宪过程中的全民公决一方面为新的政权提供了正当性之源,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不同政治势力在宪法冲突和选择中不妥协的结果.因此,民主和法治观念不仅是转型的目标,也是转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7.
文化现代性理论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和文化社会学的重点主题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总体理论特色,体现了对人之生存现实的集中关注。对此,中国学界进行了自觉而丰富的研究,凸显了其文化现代性理论的学理价值。但从已有的研究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研究主题和对象有待拓展、艺术本体论维度缺失、学理探究与鲜活体验的严重失衡,本土化路径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诸多问题,值得学界进一步深入思考并推进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8.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独特价值主要包括:其一,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和独特的现实体验,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深度、广度和丰度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挖掘现代性的潜能,进而从学理性层面助推"现代性"的良性运行;其二,其所采用文化批判与微观透视相结合的演绎方式与运行逻辑,值得进一步借鉴与推广;其三,其以"回到马克思"为理论追求和"植根本土化"为价值特色,值得充分学习。  相似文献   
109.
本文聚焦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尔库什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解读。在《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中,马尔库什试图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与历史概念缝合在一起,进而阐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有效区分"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的基础上,他剖析了"人的本质"概念的三个要素:劳动、社会性和意识,并揭示出人的本质不是一切时代每个人类个体所必然具备的特性的总和,而是人类的真实的历史存在的那些特性,即自由、普遍性和主体性的实现。马尔库什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解读,秉承了卢卡奇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路,同时又有效避免了弗洛姆和阿尔都塞的理论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基本理路,对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授教于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中东欧大学,长期在大学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亲身体验了帝国主义的残暴、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困境、现代理性文明带来的深重危机,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从具体到抽象到再具体的研究方法,以人与政治的对象性关系为前提,把政治与个体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观结合起来,深入考察了政治的特征、政治的核心问题、政治方式以及政治的发展趋势,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马克思",以及一个更为真实而具体的世界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