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5篇
管理学   104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44篇
丛书文集   177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729篇
社会学   425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藏医脉诊中“冲、甘、恰”的来源是一个历史悬案。这个复合名词究竟是指医生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古代名称,还是指脉诊中病人腕部动脉的3个诊脉部位,对此历代多有争论。从藏医古代经典《月王药诊》、《四部医典》开始就已存在“冲、甘、恰”与3个指头混称、定义含混的情况,这是后世争论的根源。在与中医脉诊的“寸、关、尺”的关系问题上学界的看法也有分歧。文章从医学发展史和文献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从音韵学的角度进行剖析,认为藏医脉诊“冲、甘、恰”是中医脉诊“寸、关、尺”的转音,是指腕部诊脉的3个部位。  相似文献   
52.
函授新医学讲习社1910年成立于上海,由清末医界改良人物丁福保开办。这种速成的远程教育法,入学门槛低,相较留学、求学的途径,自有其经济和效率方面的优势。丁福保以此扩大了他所翻译出版医书的销售市场,也由此形成了一批学生弟子,他们之间不只是传统的师生关系,也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关系,体现了近代以来医学知识传播的大众化、普及化、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函授新医学所使用的教材也反映出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医学对清末民初中国医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由于对传统中医的重视与回归,近年来中医流派研究十分兴盛,各地掀起了中医流派研究热潮。然而研究中存在着诸如概念与内涵不明、研究目的不纯、研究定位不准、评价不客观等问题,必须引起关注与重视。对中医流派要正确定义、厘清内涵、明确目的、客观定位、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54.
“四新”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目标,是学科融合、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需要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入手,解决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协调创新性、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配套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该文提出中医文化双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整合多学科资源,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设计面向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教材体系;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创新教学模式;融入新媒体、新技术,强化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方法分别制定学生《自我评价表》和《用人单位和带教教师评价调查表》,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然后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无论是学生自我评价分数,还是用人单位和带教教师对我校学生的评价分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后均明显高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前,且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 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更符合用人单位和职业岗位对中医护理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中医顽强的生命力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历史基础,中国文化是中医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中医的命运在于从传统文化的源头中梳理并保持自身主体,从继承中延伸创新,与时代文化再融合,实现中医“民族化”和“当代化”的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60.
中医学及其教育无论从古代还是从现代看 ,其民族性都是不容置否的 ,这是由中医学的民族性内容决定的。但近代以来 ,由于各种原因中医教育的民族性受到了忽视。现代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应重新构建。需审慎对待现行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切忌以社会需求替代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