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7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1篇 |
劳动科学 | 15篇 |
民族学 | 128篇 |
人才学 | 50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460篇 |
理论方法论 | 116篇 |
综合类 | 967篇 |
社会学 | 286篇 |
统计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83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治国富民”的社会理想、“义利相兼”的价值理念、“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和“协和万邦”的世界胸怀是涵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者,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的软实力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概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32.
“两个结合”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双重历史向度中加以理解。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根性和底色:“大一统”的价值观念奠定了统一安定之道;“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确立了责任伦理之道;“尚和合”的价值追求提供了中和守正之道。这些思想观念所蕴含的共同体智慧,蕴藏着化解从多元走向一体现实困境的丰富经验,启发我们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中寻求公与私、内与外、秩序与自由的平衡,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待深入发掘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33.
毛晓峰曾建发李颖张晓琴 《民族大家庭》2020,(S1):10-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作目标是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给西藏民族大学60周年校庆的贺信中对学校办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也是对全国教育者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35.
36.
学校作为中华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增进各民族学生中华文化认知、培育中华文化认同和实现中华文化自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文化共生理论视角,中华文化根植于多民族文化共生,是各民族优秀文化交融创新的结晶。这一从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到共生性的中华文化,并最终指向共同性的中华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逻辑层次,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学生由中华文化认知内化为中华文化认同,最终外化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塑造行为自觉。因此,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应贯穿于学校中华文化教育的始终,包括开展共生性文化认知教育,增进文化自觉;深化交融性文化情感教育,增强文化认同;强化规范性文化实践教育,实现文化自为。 相似文献
37.
“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传统之一,但这仅仅是就体例来说的。如果论及法律体系,中华法系不但有刑法部门和民法部门的分别,而且还形成了一套与封建政治制度和自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各法律部门(有些尚不能称其为部门法)。这当然是一个结论,但更为重要的,本文希望为研究古代法律体系及部门法提供一种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38.
张枫同志是一位个人风格鲜明的学者型领导干部。既有执政为民的广阔胸襟,又有深入群众的平易近人;既有敢管善抓的雄才韬略,又有春风化雨的细致耐心;既有侃侃而谈的豪情满怀,又有不辍笔耕的沉静自省。颇具“张氏幽默”的谈吐更是其独特人格魅力的重要标签,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往往会津津乐道,印象深刻。作为广东省人口计生系统12万多名计生人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39.
一曰:“二十三(指虚岁)罗成关。”这大抵是受演义《说唐全传》勃和据此而编的戏曲《罗成叫关》的影响。唐初,秦王李世民被诬下狱,其弟齐王李元吉为剪除李世民的势力,在奉命征讨苏烈(即苏定方)时,保荐世民部将罗成为先锋,欲借此暗害罗成。罗成出战得胜,元吉令其再战;罗成再战归来,元吉闭城不纳,罗成乃咬指写了血书,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