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四川社科界》2009,(1):27-27
“雅州讲坛”开讲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挑战 12月11日.“雅州讲坛”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点举办“雅州讲坛.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挑战专题讲座”。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应邀主讲.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教职工、学生.市委党校教师和其他社科工作者聆听讲座。  相似文献   
52.
《大庆社会科学》2008,(4):159-160
“首都法学界抗震救灾与法治建设高层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会议围绕如何为灾区灾后重建提供法律支持,进行了深入研讨。国务院法制办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司长王振江、北京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赵云阁、国家发改委法规司负责人韦大乐、中国法学会研究部负责同志等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数十人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刘隆亨教授主持,北京联合大学经济法研究院主办。  相似文献   
53.
江平,1930年12月28日出生于大连,祖籍浙江省宁波市。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法研究会会长。年届八旬的江平先生一直是深受学界敬重的知识分子。他坚持为中国的法治化进程鼓与呼,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他秉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勇气,每每在重要关头为私权呐喊,被称为中国"法学界的良心",其标志性名言"只向真理低头",已成为其人生的真实写照。日前,江平先生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张弘的专访。  相似文献   
54.
《云梦学刊》2010,31(5):F0003-F0003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系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人文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07年9月创刊,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哲学家李德顺教授担任主编。该刊以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编辑取向,坚持原创、首发,鼓励独立思考、研究和署名.提倡学术规范,坚决反对抄袭、剽窃以及伪注等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55.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5,(6):52
<正>国企拿走将近一半的银行贷款,它们的利率是5%点多。民企的贷款利率是10%点多,以30万亿元算,利息相差1.5万亿元。由于贷款利息比民企低很多,国企所取得的利润实际上是贷款利息的转移。如果国企贷款利率都按10%来算,如果从国企的利润中扣除这些利息差,你看看它们的利润还有多少?——原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高校,资源分配机制被无数"杠杠"切割得支离破碎:教师  相似文献   
56.
江平教授是当代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关注国家改革命运与法治进程,坚持市场经济、权利本位与依法治国,是他长期以来的标志性学术观点和基本定位。中国的改革已经持续了36年,当初改革的受益者逐渐步入"暮年","继承与接班人问题"也再一次困扰执政者如何选择未来的制度建构,于是人们再一次讨论政府与市场、再一次讨论政府与企业、再一次讨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为了让读者能够进一步理解江平教授对上述问题的核心思想和见解,尤其是近年来他关于改革瓶颈与法治出路的思想观点,近日,云南大学法学院赵忠龙博士受本刊杨文德编辑的委托,在北京对江平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在访谈中,江平教授回顾了自己与中国法制进程的点滴故事,分析了当代中国改革的瓶颈,对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法治精神"、"权利本位"、"爱国情怀"是理解江平教授学术志业和基本思想的一根主线。  相似文献   
57.
《云梦学刊》2014,(3):I0001-I0002
2013年12月20-22日,“宋代司法文化与现代法治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来自部分高校和司法实务部门的4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指出,司法文明是中华传统法制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都重视司法文明建设,尤其强调司法公平和恤狱慎刑。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先生强调,  相似文献   
58.
帐沉 《金色年华》2013,(6):56-57
当年,中国政法大学向教育部申请要变成综合学科大学,时任校长汇报时说,我们学校也能培养出综合人才,例如,夏华就是从我们学校毕业的,现在是十分成功的女企业家。后来,中国政法大学真的变成了综合学科大学,之后的历任新校长,都会到依文参观。毕竟,这是这所大学培养出的综合性人才。说到这一段,夏华说,她感觉挺骄傲的。  相似文献   
59.
杨玉圣 《云梦学刊》2009,30(4):39-49
一、国际视野 本土情怀 题记:这是笔者2006年9月26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丁学良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高等教育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大概半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从徐显明校长那里得知丁学良教授将以某种适当的身份,来中国政法大学服务。当时,我是舞之蹈之,兴高采烈。今天,丁教授终于来了。  相似文献   
60.
近日,媒体一则新闻引发一片唏嘘:一对"90后"夫妻相识1个月就"闪婚",结婚后第四天又"闪离"。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巫昌祯教授曾感叹:"你知道如今‘80后'‘90后'‘闪婚闪离'的速度有多快吗?我知道的最快纪录是25分钟。""80后""90后"这种"闪婚闪离"的婚姻现象被人们称为"跳婚"。 离婚率居高不下,安徽、江苏、上海等地相继出现"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治疗室""离婚劝和感情化解室"等婚姻急救机构。喜人的是,那些"被急救"的婚姻成功劝和率高达70%,而"80后""90后"夫妻又是这个数据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