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125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126篇
人才学   406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766篇
理论方法论   200篇
综合类   4324篇
社会学   1046篇
统计学   8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1056篇
  2008年   874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作文失缺了个性,是中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很多人作文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认识,他也怎么认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大家好像被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复制,因而失缺了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92.
93.
94.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导入新课的教学,也是一门学问。一堂成功的课,必须工于开端,使其具有一种诱人的力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入,可以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诱发思维,激发求知欲,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课堂导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这里提出个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95.
大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与坏的语言》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佛教里的和尚在禅房里讲经,讲得天花乱坠,百鸟全飞来了,猛兽也驯服了,路上的小贩们也都放下担子来听。这不是佛法无边,而是老和尚巧妙设色的结果。这里的“色”,就是行文要有文采。有“文采”也是高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要求。伴随话题作文的出现,高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改革: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合成,  相似文献   
96.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感提高学生作又速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好而求快,是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尝试的一项课题。以往的传统做法是两节作文课连上,但不少学生难以完成一篇作文,经常是加上自习或更多的课余时间也写不出一篇较高质量的作文。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语文  相似文献   
97.
点亮一盏灯     
十五年弹指一挥。镜前一站,昔日梳着羊角辫,满脸稚气的小女孩不见了,如今丰朗的眉宇间流露出成长的痕迹,一路上磕磕绊绊,总有人会点亮一盏灯为我照路。  相似文献   
98.
他的眼神清澈,如窗外刚射进来的晨光一般明亮。那一瞬.我在他身上闻到了父亲的味道。  相似文献   
99.
胡铁  薛博  郭世春 《职业时空》2008,4(9):152-152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主流模式。当前,在高职教育面临各种挑战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当汲取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精髓,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定位要适应21世纪企业、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必须以“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然而,作为高职教育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远远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势必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想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建设和改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0.
篇章是由语句构成的,因而对语句意蕴的深入感悟、正确理解,决定着我们对整篇思想内容、命意主旨的准确把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句的意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