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485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98篇
人才学   20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910篇
理论方法论   311篇
综合类   4275篇
社会学   908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449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建刚著的《当代中国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体系创新研究》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7年12月出版。该著32万余字,多层面、多角度、宽视野地探究了当代中国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建构了当代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创新体系,是我国近年来唯一一部有针对性地系统研究高职高专德育的力著。  相似文献   
82.
王素青 《职业》2008,(23):65-65
<正>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课程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技校学生具有的突出特点是:依赖性与独立性并存;自卑与傲慢并存;浮躁与从众并存;交往社会化与公德意识差并  相似文献   
83.
李德龙 《理论界》2007,(1):102-103
本文从后现代哲学的角度对主体性教育督导的发展进行尝试性审视与概览,分析教育督导在认识论主客体关系中发展的路径及本质,进而揭示教育督导主体性的时代特征;探寻以交往合作为基本方式的当代教育督导的哲学意蕴与实践策略,展望主体性教育督导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84.
日本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灌输性德育教育、渗透性德育教育、体验性德育教育、疏导性德育教育和全方位德育教育五种.  相似文献   
85.
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一种德性培养的教育。初中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一方面对初中生活充满了希望,另一方面道德行为表现带有小学生的稚嫩。对其实施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中学德育目标的全面实现,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顺利地向中学的学习生活过渡。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从德育观、务实教育、人性化理念三个角度阐述了高校道德教育与时俱进的问题。认为只有从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及评价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才能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7.
构建多元一体荣辱观教育策略系统,就必须从理论高度充分揭示该系统的多元一体特性,这需要从其决定因素来考察.荣辱观教育策略的结构特性由相应教育过程的结构特性所决定,荣辱观教育过程的基本结构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是多元一体的,就决定了荣辱观教育策略系统在结构上也具有多元一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88.
在英语学科教育中 ,如果从素质教育观出发 ,适时、适地、适当地运用英语谚语 ,就会使广大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与感染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 ,提高了广大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89.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消除认识上的“四大误区”,研究面临着的“两大课题”,引导大学生“触网”、“爱网”、“织网”和“跳网”,从而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0.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作出对策选择。应当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使大学生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内在素质 ,从而使其真正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