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9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7篇 |
劳动科学 | 10篇 |
民族学 | 154篇 |
人才学 | 36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482篇 |
理论方法论 | 97篇 |
综合类 | 1155篇 |
社会学 | 193篇 |
统计学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241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54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39篇 |
2009年 | 138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159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王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2)
今日<楚辞>篇次所见之系统主要有<楚辞释文>本及今本<楚辞章句>本两种.比较而言,<楚辞释文>本近古,但也非原貌.其中主要表现在<天问>的篇次归属上,根据<楚辞释文>本及今本<楚辞章句>本,<天问>篇次皆居于<九章>等前.但根据<楚辞>文本及王逸今本<楚辞章句>之内证,可以证明在王逸<楚辞章句>古本中<九章>等篇次当在<天问>之前.而据此在<楚辞释文>古本基础上重新厘定的新的<楚辞章句>古本篇次较之<楚辞释文>本与今本<楚辞章句>本都要显得更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22.
23.
六合区山潘街道注重抓基层党建促协调发展,去年税收收入2700万元,同比增长100%。他们严格责任制,着力抓好对新增的扬子、南化等驻区大企业1000多名党员管理。同时,改进党组织设置,创新街企共建工作思路,先后投入80多万元,改进社区党组织的活动场所及设施,并配备了专职支部书记。社区党员积极参加街道的经济建设和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24.
一九八四年八月,我和湘西草堂文物管理员邹振华同志去礼梓乡牧云庵搞文物调查。先后发现十多块石碑,一一抄录和登记之后,又得知原来这里曾有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撰写的《牧云常住记》石碑,今已不知去向。于是,我们便请知情人座谈,并四出寻找,结果在离庵三百米远的一口水塘边找到了这块石碑。我们心里高兴极了,便花了二十元钱,请了四个强壮劳力,将这块石碑细心地从泥土里清理出来,抬到牧云庵内保存。该石碑质地为青石,通高一百一十二厘米,宽八十七厘米,厚十厘米。 相似文献
25.
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重要创见。这套理论曾震惊一时,后来又转归沉寂,其原因值得探索。本文拟对这套理论的产生、成就和局限作出分析,以求能正确理解这套“层累造史” 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论明清山陕会馆的创立及其特点--以工商会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山陕(或陕西、山西)会馆的建立,标志着山陕商帮的形成.从山陕会馆创立的目的、方式、过程以及创立资金来源看,突出表现了会馆商人集团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27.
中日两国在史学发展的历程中,都出现过强劲的疑古思潮。中国自古史学遗产丰厚,疑古思想的发展也源远流长,至清代乾嘉时期,有崔述撰著《考信录》,学术成就粲然,对近代日本和中国的疑古学者都产生很大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引进德国兰克的客观主义史学理念,结合中国传入的考据学方法,形成一股近代化的疑古思潮,发展至20世纪20~30年代,形成津田左右吉的"日本神代史抹杀论",中国在同一时期则出现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引发一场学术论辩。由于中日两国具体国情、文化背景和国际政治形势的转变,日本的疑古思潮取得最终胜利,而中国的疑古思潮则被排斥、抑制而失败。分析这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可以得出必须清算"二重证据法"给历史学界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确立历史学以求真、求是为第一准则等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28.
九叶诗派意象艺术的现代化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叶派诗歌在民族的、人类生存状态的现实关怀与个体生命的价值体验的结合中,体现了意象的现实性、象征性、玄学性相互渗透的诗学原则。九叶诗人自觉追求意象内质的充盈与丰厚,意象形态的沉稳与内敛,使意象更具有外在的感性强度与内在的理性深度,形成了一种意象的深度象征形态。九叶诗人的意象艺术探索还体现为意象思维的现代性特征:意象的扩展式与意象的凝结式思维特征。他们在意象的广度性开拓与深度性掘进中,把诗歌意象艺术的现代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9.
《孔子诗论》第九简黄鸟句的释文与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楚简<孔子诗论>第九简"黄鸟"句中从心从方的字,释读颇有歧异.结合字形,综合各种文献时"炳"字的解释,联系<小雅·黄鸟>的内容,考虑孔子道德批评标准及用语内涵的一贯性,将此字释为"炳"较为妥当,且符合先秦礼乐文化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30.
顾颉刚将古史讨论的文章和信函汇集成册出版,并命名其书为<古吏辨>."辨"与"辩"在当时通用为"辨",<古史辨>之"辨"的意图在于辨别古史真伪,并非是一本简单的辩论文集,其实际涵义即为"辨"."古史辨派"自身的"学派"特征并不十分明显,顾颉刚也从来没有将怀疑作为他疑古学说和疑古辨伪研究的终极目标.设若仅以"怀疑"为特征看待"古史辨派"学人.则这样的"古史辨派"者几乎找不出来."古史辨派"作为一个学术思潮确然存在.但是"古史辨派"在现代学术史上更多的是一种学术现象.如果以通常意义上的"学派"概念冠之,可能并不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