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马克思的书信是体现他作为思想巨匠生命本真存在的一大文本群,其中蕴含有情爱、幸福、励志、批判以及交往、探索等方面丰富的生活话语,这些书信中的生活话语凸显鲜活流溢的生活情爱,映现冷峻理性的生活智慧,编织人际关系的生活网络,开辟思想实验的生活场域,追求自由解放的生活超越,具有生活文本话语的特质,它启示当代人,面对生活世界,应把持情爱之真,敞亮生存之智,优化交往之网,因顺生活之道,保有幸福之心,因而是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一个新视域。它所凝结的优秀话语元素渗透于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之中,将有益于引领当代人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12.
李敖 《现代交际》2006,(8):41-41
亲爱的咪咪:一连五天没有写信给你了,我知道你一定感到很奇怪,奇怪我为什么“懒”起来了。其实真是见你的鬼,我才不懒呢,五天来我每天都勤于反省——反省我在女孩子面前是否吃了败仗?是否被诡计多端的小丫头洗了脑?反省的结果,我,李敖,悲哀  相似文献   
213.
书信的记忆     
潘姝苗 《老年世界》2013,(16):17-17
你还记得自己收到的第一封信是谁寄来的吗?你还藏着同学互赠的新年贺卡吗?在电子传媒盛行的今天,能坐拥书信,分享“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古典情怀,应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相似文献   
214.
声音     
《东西南北》2013,(15):9-9
此书让我很受伤害,极为震惊。个人隐私、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多年的感情都可以成为商品去交易吗?——钱钟书及其家眷的书信、文稿将被拍卖。杨绛先生在公开声明中表示反对  相似文献   
215.
快活林     
《老年人》2012,(6):48
有其父必有其子张书信买书问答一位男士到书店买书,问店员:《幸福的婚姻生活》在哪里?店员说:该书属于幻想类,在第一排。男士又问:那《夫妻相处之道》呢?店员说:该书属于武打类,在第二排。男士再问:那《理财、购房要义》呢?  相似文献   
216.
用英语书写应用文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英语运用能力之一。作者通过总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英语应用文书信3W 写作法。  相似文献   
217.
218.
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起学生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重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激发合作探究的欲望,鼓励在随笔中大胆创新,在书信中主动交流,在阅读中分享心得,在互评中提高习作的素养,时刻把握“合作教学”的弦,让小组合作学习焕发独特的魅力,打开作文教学的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219.
一、平辈间的提称语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有一幅广为人知的漫画《阿三夫君如见》,画的是旧时一位妇女站在街头柳树下请一个专门代人写信的先生帮自己写信,信纸上第一句便是“阿三夫君如见”。我小时候看到这幅漫画,读了这一题目,还以为这老妇人想对她丈夫说:“阿三啊,你如果见到谁谁谁,那么如何如何……”长大后才知道这是写信的一种格式,意思是“阿三啊,  相似文献   
220.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与启蒙宣传家梁启超是肝胆相照的同乡忘年交,然而戊戌政变使两人交往一度中断,一放归故里,一流落海外。后来两人恢复了通讯联系,书信往来不断,这些书信是研究两人交往和各自生平的重要资料。其中于1982年公诸于世的《黄遵宪致梁启超书》,便集中披露了对梁启超宣传功业的推崇与文字魅力的倾倒。黄遵宪与梁启超的心心相映,可谓历代文人交往的典范。在黄遵宪百年忌辰(2005年)将届之际,回顾这一范例颇能给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