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36篇
劳动科学   865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1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18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439篇
社会学   243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案情] 2015年1月3日邱某进入某公司担任司机,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2015年4月8日,邱某在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2015年4月13日,该公司为邱某补办社会保险转入手续,补缴社会保险费.2015年5月26日,当地人社局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邱某死亡视同为工伤.  相似文献   
22.
方乐 《秘书之友》2007,(8):15-16
辞职报告又称辞职信、辞职书、辞呈等,它是员工向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的请求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一种事务性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4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在现代社会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写好辞职报告和写好求职信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语言意义理论中的“意义”一词,有两种意义:一是指书面意义;一是指认识上的真假、道德上的善恶、审美上的美不美的意义。本文的重点在于后一种意义。本文从人生在世的两种“在世结构”(即“主—客”关系式和“人—世界”融合式)出发,分析了上述第二种意义下的各种语言意义,认为,对语言意义理论问题的研究应当同人生价值和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语言意义问题纳入人生价值、人生态度和文化活动问题之中。作者提倡突破西方语言哲学的传统观点,不再把语言的意义仅仅归结为真与假的认识意义,而应当更着重讲语言的道德意义和审美意义。人生的意义不应当囿于科学认识领域,而应当重在道德和审美价值上的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24.
25.
解释与适用──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检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是劳动法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涉及合同效力、当事人的合同期待及利益得失等问题,倍受当事人及劳动立法机关的关注。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一般情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第31条规定过于笼统且存在若干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性质不清、操作性较差、授权不平等、适用范围缺乏必要的限定等方面,在实践中不便于实施且极易产生不利的后果,所以需要正确阐释其含义,明确立法完善方向,寻求司法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6.
潘家永 《人才瞭望》2008,(8):105-105
请问:我在某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已经两年多了,所续签的第二份劳动合同的期满日是2008年8月31日。我身体健康,工作成绩突出,公司给予的待遇也很好,因此在合同到期时想与公司续签合同。请问,届时再签新合同的话,我是否可以要求和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7.
王继红 《人才瞭望》2008,(8):106-107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劳动合同的有效时间,它一般始于劳动合同的生效之日,终于劳动合同的终止之时。《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签订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当事人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对劳动合同管理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28.
《劳动合同法》的制定,特别是其中对劳动者的倾斜性保护规定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是理论界需要研究的紧迫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劳动合同的不平等属性,消除普通民事合同的平等性特征在劳动合同领域造成的概念混同,建立法律对弱势群体——普通劳动者的特殊保护制度,矫正“形式平等而实质不平等”的法律关系,实现法律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另有约定外,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者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从侧面反映了有效劳动合同中竞业限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