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36篇
劳动科学   86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1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437篇
社会学   242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具有明显不同于私法之特色.其正当性基础在于,宏观上维护劳动关系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微观上避免解雇保护制度形同虚设.在我国当前劳动力供大于求且不可替代性差、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严重之现状下,此正当性尤为明显.我国原有现行立法功能错位、难堪其用,而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此的改进仍极为有限.我国立法应当建立劳动合同期限制度,且应正面直接限制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注意避免该制度的僵化.  相似文献   
62.
在我国,由于劳动法和公司法内容的冲突以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现有劳动法语境下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了不同法院对于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后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与否的判决并不一致。高级管理人员并不完全具有劳动法上劳动者人格和经济上的从属性,因而其不应该获得完全的与普通劳动者相同的倾斜保护。而且,高级管理人员被解聘后,因为岗位的重要性,公司往往会迅速找人代替;由于岗位数量稀缺性和要求的专业性,高级管理人员要求恢复原岗位的要求在实践中难以满足。因此,法院在适用《劳动合同法》第48条时,不应支持被解除职务的高管的复职请求,而应采用其他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63.
【案情回顾】邱某仁于2006年8月入职某制药公司,职务为东北大区经理。2014年9月25日,邱某仁与某制药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4年7月,致盛(咨询)公司向某制药公司出具了“提高某某中国运营效率”的咨询报告,并在报告中了提出了解决方案:……某制药公司应当在“内部组织架构和流程”“资源投入水平和分布”“销售和市场推广能力”和“进入市场战略”四个方面作出改变,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基于此,2015年4月某制药公司作出董事会决议,对某制药公司进行了13项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包括邱某仁所在的东北大区与西北大区的合并。  相似文献   
64.
单平基 《东岳论丛》2022,(10):174-183
为助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需对土地经营权再流转中“承包方书面同意”的法效力进行解读。理论界对此观点不一,将未取得此项同意的土地经营权再流转合同界定为无效、成立但未生效、有效、有效但承包方有解除权者皆有,司法实践更是呈现一派裁判乱象。土地经营权的本质系可入市交易的财产权,这决定了其再流转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存在实质区别。土地经营权再流转具有不同形式,不能简单适用债权债务概括移转规则。“承包方书面同意”的制度意旨在于保护承包方权益,但不应作为土地经营权再流转合同的法定生效要件。对违反者,承包方可解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并请求土地经营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但承包方对土地经营权再流转合同无解除权。解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法效果因农地的实际占有状况而有差异,若农地仍由土地经营权人实际占有,则承包方可要求其返还;若农地已由次受让人占有,则无权要求其返还,但可请求土地经营权人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65.
劳动纪律处分权是内在于用人单位经营管理权之中的一种固有的权力,应以法律形式确认这一权力.劳动纪律处分权的制度设计应以劳动者义务为中心,兼及劳动法律制度的社会法属性.为防止用人单位滥用劳动纪律处分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对劳动纪律处分的行使原则、事由、方式、程序、时效、救济与监督作出适宜而具体的规定,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缩减用人单位自由裁量的幅度,以维系劳动合同关系两造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66.
汪火良 《理论界》2010,(3):69-70
随着《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实施,劳动争议案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劳动合同实践也呈现出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采取规避法律,扩张自己的权利,限制劳动者权利的新措施。笔者主要从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法律解释和推理、劳动合同文本提供、有关社会保险约定三个问题进行了法理上的阐释,以期有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67.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域外经验与本土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燕 《兰州学刊》2008,(5):129-131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通过对期限的法律效力制限,达到劳资利益平衡的目的。法律通逍叶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订立和解除权限制来维护劳动关系静态平衡。对于无固定期限合同,法律通过灵活的解除权制度来维持劳动关系动态长期的平衡,其意在维护大多数一般劳动者的就业稳定利益。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虽然与其他国家劳动合同期限制度有一定出入,但是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运行的功能上与后者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68.
袁纲  范围 《理论界》2011,(7):45-49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争议案件的最大诱因。《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进行了规范,使得劳动合同的解除权之间具有体系的关联性。从宏观来看,基于"实质正义"的法律价值,形成了"劳动者解除易,用人单位解除难"的基本体系架构;从微观来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自的解除权之间又形成难易有别的体系层次。尽管如此,《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解除权的规定仍然存在体系混乱的状况。  相似文献   
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是一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草案。但是如何切实规范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切身利益,仍然需要从理念到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
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关于心理契约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对暗示的作用和地位引起足够的关注.而心理契约自身固有的隐性特征决定了各种心理暗示方法和技术的运用,是心理契约构建和履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否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来交流契约双方的期望,进行要约与承诺以及履行阶段的意思表达,是心理契约有别于口头约定和书面合同的本质所在.只有对心理契约中暗示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心理契约构建和履行过程中的有关机制,进而使心理契约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