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310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2004年初,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组成员中首次出现中国人的面孔,他们是商务部前条法司司长、现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玉卿,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令良和华东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榄叶。一位从事法律事务的官员对此评价说:“中国专家能够在入世后这么短的时间内,进入世贸专家组,不仅是他们个人的荣誉,更是对中国充分参与世贸组织事务的肯定。一旦将来这三位中国专家成为某些案件的专家组成员进行案件审理时,不仅可以积累更多解决贸易争端的实战经验,同时更可以利用第一手资料和案例,为中国的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服务。”  相似文献   
632.
在单位治理过程中,创新工具的应用能够整合集体智慧,从而在提出全新工作思路的同时化解内容冲突。将开放空间会议技术迁移到单位情境,可以提供单位争端解决的开放空间方案:鼓励畅所欲言,发掘冲突情境;深入开展讨论,汇集各方意见;聚焦争端攻关,制订解决方案;结束本次会议,进行后续跟进。利用单位争端解决的开放空间方案,能够打造一条化解冲突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633.
由于我国入世以后真正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贸易争端的次数屈指可数,从而使这一机制沦为鸡肋,这显然有悖于我国入世的初衷.所以,本文从 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入手,结合我国的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利用该机制解决纠纷的制约因素,并基于此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34.
张汉林 《经理人》2012,(5):28-28
日前,美欧日在WTO框架下拟针对中国的稀土出口配额提起诉讼。3月13日,中国收到美欧日提出的有关稀土、钨、钼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如果磋商无效,将按程序等待WTO专家组和上诉法庭的裁定。4月8号,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成立将促进国际贸易争端解决。  相似文献   
635.
考察12年来中美在DSB的争端案件,美国是最积极申诉中国的WTO成员,而中国对美国的申诉案件数量有限且集中于贸易救济措施。WTO争端解决机制以规则为导向,不要求强制执行DSB裁决报告,建议中国更加积极地通过DSB解决中美争端、缓解美国对中国的压力。应诉时注意加强证据的准备工作,执行DSB裁决报告时从实用角度出发,同时构建协调机制,并做好重新定位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36.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流出国,东道国政治风险是影响中国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重要因素。对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评价目前主要基于国别维度,缺乏行业维度,这严重制约了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基于投资争端案件的累计数量和FDI存量,构建了从行业维度评价FDI政治风险水平的基础指标。在此基础上,引入投资壁垒强度作为调节变量,对基础指标进行了横向修正,解决了基础指标低估高风险行业风险水平的问题;引入历史案件影响力衰减系数和国际投资协定覆盖率修正系数,对基础指标进行了纵向修正,解决了其高估近期风险水平的问题;同时,还利用美国数据重新计算了行业FDI风险指标,解决了全球数据行业统计口径粗糙和样本时间较短的问题。针对指标可能存在的缺陷,本文还提出了在应用该指标进行经验研究时需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37.
现代国际法的碎片化发展加剧了“意大利面碗效应”,因同一事实引发的争端在不同条约体制内诉诸救济已屡见不鲜,不可避免地带来国际争端解决机构间的管辖权重叠甚至冲突。其中,先后或同时在WTO争端解决机构和国际投资仲裁庭进行的国际经贸纠纷解决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既判力、未决原则、体系解释等传统司法体系协调方法难以适用。本文认为可以借助“礼让原则”或引入“衔接条款”理顺争端解决程序运行逻辑,以便穿透两大争端解决机制管辖权相互竞争的表象,利用两者功效衔接来加速破解WTO上诉机构僵局,也可以引导投资者和东道国将两大争端解决机制视为互补性工具,从两者区别与联系中选择诉讼或应诉策略,从而进一步放大WTO争端解决机制和ISDS机制的互补优势,提升国际法治的确定性和效率性。  相似文献   
638.
639.
当前中国南海法律维权证据群较为庞杂,而这会为证明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以及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所有权带来一定阻碍。在解决南海争端的过程中引入证据链学说,能够为建立证据优势提供逻辑工具,有助于补强证据的证明力与可信度,并有利于呈现南海争端证据的关系网络。在中国南海历史性所有权证据链中,需要明晰《更路簿》在证明“行使主权或主权性质权利”“持续行使权利”“法律确信”这三条证明路径中的价值。在中国南沙群岛主权证据链中,应具体考量《更路簿》在条约证据链、有效控制证据链以及地图证据链中的价值。在南海争端语境下,《更路簿》作为一项证据,需要突出其证明作用,找寻与其他证据之间的印证关系,并明确其证明力,更好地服务于证明“中国在南海拥有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这一使命。  相似文献   
640.
中国是全球缔结双边投资条约最活跃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经历了三次双边投资条约的现代化转型。当下国际投资协定在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全球化理论及环境、社会治理理论发展的趋势下,正经历较为剧烈的变动。国际投资条约的持续改革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从传统的规则接受者角色转变为重新设计BITs的规则制定者角色。因此,通过对三代中国BITs的分析,阐述了条约内容在不断更新过程中的背景、原因、特征及其内在缺陷,总结了中国BITs现代化转型的背后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BITs现代化改革中的路径选择,提出在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加强国家监管以及推进可持续投资理念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