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5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98篇
管理学   3142篇
劳动科学   108篇
民族学   150篇
人才学   299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1986篇
理论方法论   486篇
综合类   4830篇
社会学   984篇
统计学   657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929篇
  2013年   655篇
  2012年   798篇
  2011年   905篇
  2010年   840篇
  2009年   898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821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71.
针对健康保险产品的市场营销问题,以重庆寿险公司健康险产品为研究对象,依据定位钻石模型及保险营销管理理论,进行保险市场的细分,选出针对健康险目标市场的经营方案。研究结果为中国健康保险产品的市场营销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2.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遴选出的全国“最美大学生”能够教育引导更多青年大学生比照学习。为了挖掘“最美大学生”的基本特质,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NVivo 12分析工具对2019—2021年30名“最美大学生”典型事迹进行自下而上的编码分析。结果发现,“最美大学生”表现出四个典型特质,即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卓越的自主学习力、敏锐的创新意识、强烈的社会参与意愿。为了教育引领大学生人人成才,应当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不断锻造精神品格、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开发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与策略,激活问题意识、训练批判性思维,涵育公共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3.
174.
中国IT企业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领导者胜任力模型,结合IT企业员工特征,构建出符合IT企业的领导者三维度胜任力模型;通过对国内八家IT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及核心员工问卷调查,考察了IT企业领导者胜任力模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员工心理资本在领导者胜任力要素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IT企业领导者个人特质、管理能力、专业能力通过心理资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其中管理能力相关系数较大,对企业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5.
古老的大运河为常州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为了弘扬和传承这些常州特色文化,本文结合课题组设计的运河常州故事文创产品,阐释如何通过设计创意实现运河文化发展背景下常州特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新生.在尊重文化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前提下对常州特色文化进行挖掘,力求打造具有文化魅力的中国式生活美学.  相似文献   
176.
本文作者通过考察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关于合同解除的相关规定和司法实践,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在分析德国新立法动向的基础上,对两大法系中合同解除制度的构成作分类比较。尔后对合同解约权的行使条件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讨了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最后作者在小结该制度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及发展动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作为经济领域的子系统的消费领域也必须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实施绿色消费有利于实现消费和谐,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绿色消费在起发展进程中遭遇到了环境瓶颈,突破环境瓶颈一靠制度,二靠道德.  相似文献   
178.
自然观是人对自然界的总体性认识,它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们的自然美观念.从“畏威”到“敬德”,代表了商周之际人的自然观念的转变;相应地,在原始先民的审美世界中诞生了从“尚力”到“尚德”的审美图式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对于自然的人性化理解和对于自然的伦理内涵即善的意味的发现,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始崇高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9.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出总量不足、结构失调、供需矛盾、主体失衡的困境。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主要制度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既是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的重要制度环境,又是导致市场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供给主体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就成为化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精神共同富裕”这一命题,精神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与人民群众一道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精神生活也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富裕是全面的,不仅是追求物质上的丰富,更是精神生活的富裕。思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其提出的“必然性”,领悟内容构成的“实然性”,通过“应然性”找到一条通往现实的实践路径。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的三重维度,追本溯源、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化产业精神产品的生产提“质”增“效”;以人民为中心,协调推进城乡区域文化一体化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共同建设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精神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