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作为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在其四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其中,招生管理、待遇管理、作息考勤管理、学习及考核奖惩管理等方面较具特色,不仅为京师同文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对后世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2.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在与列强交涉过程中,语言成为了最大的障碍.于是要求开办语言学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各类外国语学校应运而生.以南北最具代表性的京师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为例.从两馆的基本概况、教学特点、南北学校的差异以及影响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旨在探明作为近代外语教育开端的同文馆和广方言馆的外语教学和翻译活动.从中总结出其对我国近代外语外交人才培养和对近代科教发展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3.
零散戏曲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戏剧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优伶史的研究迄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陈金雀传》记录了陈金雀这位晚清京师演员的概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戏曲观和审美观 ,对研究中国近代戏曲活动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4.
在长达10年的清末“新政”中,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的最广泛深入的一项,它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因素的增长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反映。1906年9月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律学堂,中国近代的专门法学教育开始了新的阶段。本文主要论述了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背景;体制、学制与课程设置;教员与教学内容等。同时论及了清末教育改革中的日本留学简况。  相似文献   
65.
66.
唐代君主离开京师长安之时,往往设置京师留守,确保统治秩序的稳定。唐代京师留守的主要职能是维系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转,但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由于李、武二氏围绕长安、洛阳展开争夺,京师留守衍生出特殊的政治功能,成为不同政治集团间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唐高宗即位之初的京师留守尚未体现出时局政争的明显痕迹,但从显庆年间武则天政治权势渐长之时起,京师留守逐渐成为高、武二人争夺长安局势控制权的重要工具。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久留洛阳,京师留守的人选逐渐为武周宗室所占据,成为武则天在长安的利益代言人。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京师留守呈现出更换频率高、与时局政争关联密切、逐渐常制化等发展特点,是唐代京师留守发展历史上的关键时期。高、武时期以后,京师留守成为唐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玄宗朝发展成"三都留守"之制。唐代的京师留守对五代、宋及以后各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7.
正本人有幸参加2014年三明市骨干校长第二期培训班,并在南京师大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习培训。对于一个任职于乡镇中学校长的我来说,这次培训是一次跨越,让我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更让我看到了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如何打破教育瓶颈,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这次培训增添了我工作的动力和成功的信心。更新理念——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相似文献   
68.
京师”乃清之都城,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形成颇具规模的京师叙写.京师叙写的形成与纪昀的生平、小说观念及身份有密切关系.其深切焦虑表现出纪昀的社会危机意识,对问题的无力反思显现出他的无奈和局限.  相似文献   
69.
清末京师图书馆的倡办,有三个至为关键的人物,首先是侍郎李端棻,再就是罗振玉,最为关键的是学部尚书张之洞。京师图书馆成立后,在清末短短的两年多草创期间,除了解决人事、关防印信、经费等基本问题外,还在图书收聚等方面成绩显著。此中原因,与馆长缪荃孙有关。清末京师图书馆草创的基础,为民国后的对外开放、飞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0.
清末京师图书馆发展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京师图书馆的倡办,有三个至为关键的人物,首先是侍郎李端棻,再就是罗振玉,最为关键的是学部尚书张之洞.京师图书馆成立后,在清末短短的两年多草创期间,除了解决人事、关防印信、经费等基本问题外,还在图书收聚等方面成绩显著.此中原因,与馆长缪荃孙有关.清末京师图书馆草创的基础,为民国后的对外开放、飞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