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6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53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721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断头台》是艾特玛托夫八十年代的力作。作品中以动物形象作为人物形象的参照,增加了一个从动物观照人自身的独特视角,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通过狼的家族悲剧,向读者展示人对大自然的无情掠夺,并由此引发出对人类善与恶的哲理思考。艾特玛托夫以其作品浓厚的生态意识要求人类进行价值观的全方位变革。  相似文献   
102.
马克思是在人类历史和人的活动视野中阐述自然观的,强调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一具有根本性的看法决定了我们要切实把自然看作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合理地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但遵循利润至上原则的资本对自然界的宰割,从根本上违背了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生存论原则,从而要真正解决生态危机,务必批判资本、消灭资本,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03.
试论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元凯 《城市》2008,(11):104-10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成了媒体乃至人们交谈时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国家要和谐.社会要和谐,邻里与邻里、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也要和谐,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谈艺术、讲构图,都离不开和谐.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当然也不例外。的确,和谐才会发展,和谐才产生美。  相似文献   
104.
西方现代化只是现代化的低维表象,不是现代化的高维本质,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具备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向上发展的能力,那么这个国家就拥有了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上的理想化、技术上的进步化、发展上的绿色化、外交上的和平化。相较于西方以“资本至上”为逻辑的现代化指导下的割裂对立的人与自然关系,中国式“人民至上”逻辑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关系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解决了发展和生态的冲突,为众多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案。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指导下,只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整体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观,才能真正克服资本主义逻辑的缺陷,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解。  相似文献   
105.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纽带。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变成了异化的劳动;劳动的异化是造成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扭曲的根源。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必须扬弃异化劳动,变革社会制度,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6.
荀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内容丰富:自然界是有自身规律的客观存在,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要注重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7.
西递、宏村:“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是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经历,感谢你们为人类保护了这么好的文化遗产。”——安南游览西递村题词  相似文献   
108.
讨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以及和谐文化的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哈尼是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境内人口140多万(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南部。除境内之外,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也有分布。哈尼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聚居的地区森林广布,野物众多,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哈尼人的社会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具有浓厚的和谐文化。在反思现代文明,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哈尼人的和谐观念也许对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有所启发。本文拟对哈尼人的和谐观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0.
科学发展观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它坚持"以人为本",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强调"和谐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它要求"全面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