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6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53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721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休闲:人与自然和谐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全 《中州学刊》2007,(1):135-138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是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休闲是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补充、矫正与平衡力量,是医治人类自身和自然界创伤的一剂良药,是现代性的解毒剂。  相似文献   
92.
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一个是环境与生态问题,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即天人能否合一以及如何合一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宗教与社会问题,属于人类社会中不同信仰的人群之间的关系问题,属于社会问题,即人际之间能否和而不同以及如何和而不同的问题。前一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主要表现为影响经济现代化的建设,同时也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后一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经济现代化的建设,而且影响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建设。执政党必须正视宗教的客观存在和影响力,慎重对待宗教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93.
人类跨越21世纪的门槛,面临着资源的无节制消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认为是21世纪面临的严峻考验,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反思,保护环境、回归自然的"绿色设计"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而作为现代服饰艺术的诠释者,只有对这种审美意向持有高度的敏感性,才能创作出既令人惊喜又耐人  相似文献   
94.
95.
绿色发展是以绿色创新为第一驱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要义,以实现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为关键,以促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为本质要求,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指向的理念与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绿色发展成果。我国绿色发展促进共享正义,面临绿色共享理念尚未形成共识、绿色发展主体权责不明晰、绿色共享制度建设有待完善、绿色共享成果不平衡不充分等挑战,亟待构建以绿色共享理念为引领、多元主体共同行动为支撑、绿色共享制度体系为保障、全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为目标的优化机制,以绿色发展促进共享正义实现。  相似文献   
96.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矛盾同一性原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摒弃原子式的个人主义,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消除物化,实现自我全面发展,构建人自身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自身和谐、社会组织间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为必要条件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一定的产业支持.森林旅游业的崛起和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以其特有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多重功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产业支持,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8.
张彦琼 《社科纵横》2007,22(5):169-170
生态批评浪潮崛起于20世纪中后期欧美文学界,它是把文学文本和现实的生态问题结合起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批评方法。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英国当代作家尼古拉斯.埃文斯的长篇成名作《马语者》,并从中感悟作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99.
自然之思: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从宏观上看,这些生态伦理智慧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底蕴,"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取向以及"节用爱物"生态伦理实践.这些思想尽管带有某种朴素的直观或顿悟的性质,但都是人类生态伦理智慧的一部分,具有"奇迹般深刻",值得我们今天在深人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价值时认真分析和汲取.  相似文献   
100.
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有改造与被改造的一面,又有和谐发展的一面。人类生产实践活动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效应要求不仅要看到到实践结果对主体某方面需要的满足程度,而且要看到实践结果对人类社会其它方面的影响;不仅要着眼于实践结果给当代人类带来的极大利益,而且要考虑到实践结果对子孙后代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应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人们对发展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