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12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479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880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领域的发展必然与时俱进。当教师拥抱技术的同时,技术又将对教师产生哪些深刻的影响,是否会因机器替代人类教师而令这项神圣的职业走向消亡?时下,受“奇点”论的影响,该问题出现逻辑相同但结论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悲观派”认为,人工智能的能力将全面超越人类,教师亦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乐观派”则认为,人工智能不外乎是一种技术,不会对教师职业产生实质影响。本文指出二者相关讨论的背后存有两大根本局限:其一,对人工智能和“奇点”的认识不够深刻;其二,分析逻辑存在严重漏洞,讨论的前提、支撑理论和证据选择皆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奇点”引申出的四类重要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层反思,并依据通用人工智能理论针对“悲观派”与“乐观派”关于教师及其未来予以回应。我们认为:“悲观派”和“乐观派”都是片面和偏激的。在未来,人类教师将面对机器教师的职业挑战,人类教师与机器教师将共同构成教师的两大主体,绝不是机器教师只以辅助教学的角色存在。教育作为一种“元职业”非但不会萎缩和消亡,反而会更加兴盛和蓬勃。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将从知识传承转向经验生长的引导,专用人工智能将教师从繁冗的事务性教学工作中抽离出来,通用人工智能则需要教师专注于学生个体化的经验建构从而回归教育本源。不同于机械或算法,经验空间的建构无法剥离环境而自动完成,因此,不论主体是人类还是类人机器,教师都永远不会缺席或“被”缺席。  相似文献   
22.
23.
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也被广泛地开发和应用。作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师,对人工智能有着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存在消极对待和作用扩大化两个误区。应正确认识和发挥人工智能在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客观看待自身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
人工智能是一门交叉性的前沿学科,也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人工智能技术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所以对其人才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5.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凯文·凯利就撰写了一本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的大部头书。有趣的是,原本充斥着睛有名词的行业预言书却配以黑色幽默的笔调彰显出浪漫人文主义的调皮色彩。作者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理念即是:在后工业时代,机器参与社会化大分工的过程中它也将扮演着新生物种的角色,进化论的适用范围不再圈于有生命...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各地区政府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升到战略层面,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运用我国31个省市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探究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是否具有差异。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人工智能技术与就业人口呈负相关关系,但其对提升工资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会削弱人工智能技术对工资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但对人工智能与就业水平的调节作用不甚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制定差异化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7.
28.
29.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成为了现实。一方面,自动驾驶汽车能够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缓解日常交通拥堵的压力、扫除部分驾驶人员的驾驶障碍、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汽车在行使过程中并不是绝对安全,引发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承担难题。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中自动驾驶汽车对交通事故责任存在主体缺位或难以确定、过错标准认定困难和保险赔偿机制不畅等。因此,在兼顾技术发展与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之前提下,可以根据不同驾驶模式,区分并明确自动驾驶系统与所有人、使用人的义务和责任。引入黑匣子技术判断事故发生时是处于自动驾驶模式还是人工驾驶模式,更有利于维护各方主体利益。同时为了有效的救济受害人,促进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需重塑自动驾驶汽车的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