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察罕贴木儿为元朝末年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争中崛起的一位重要将领。其先祖为西域人,随蒙古大军进占河南后,居于颖州,察罕帖木儿出身于这样一个汉化的色目家族,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汉化教育。元末从军镇压农民起义军,成为名将,最终死于任上。观其生平,功业虽然卓著,但由于逆历史潮流而动,到头来落了个历史罪人的下场。  相似文献   
82.
抽烟毛泽东有抽烟的嗜好,而且抽得很凶。他的桌子上与墨砚并列摆放着的,有一个香烟罐子,里面插着粗大的“三晋”牌烟卷,还有一个装过代乳粉的洋铁罐,里面盛着另一种烟丝。毛泽东常找人谈话,谈多长时间,就会吸多久的烟。烟卷和烟斗,他交换着吸。但他吸洋式烟斗的技术并不高明,一斗烟常常要点好几次火,才能把烟点燃,让一旁的人觉得非常浪费火柴。有一次,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八路军举行晚会,招待延安卫生工作人员。他登台讲演,忘了熄灭手里的烟卷。讲着讲着,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迅速将烟往旁边柱子上一摁,又顺手放进裤口袋里。讲完话走下台,他又掏…  相似文献   
83.
张传军 《老年人》2006,(1):18-19
黄春平,个子不高,但身体壮实,走路虎虎生风,讲话爽朗大气。他脸色红润,精力充沛,浑身是劲,丝毫也看不出有了65岁的年纪。他曾是国家高技术“863-4”计划首席科学家,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说起载人航天工程,他的贡献可大了,那功臣奖、贡献奖、特等奖什么的,一数一大串。1964年,黄春平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了他的航天之旅。3年后,他担任载人飞行器主任设计师,带着一帮技术人员来到西北某基地进行抽检试验。那时候,还没有先进的观测手段,只能靠看靠听。每当发射试验时,他就站在着陆…  相似文献   
84.
著名戏剧家陈白尘1966年9月被关进“牛棚”,历时七个年头。每逢夜深人静时,他便偷偷地写下最简单的日记,以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  相似文献   
85.
刘孜 《当代老年》2006,(1):23-23
梅兰芳自幼年就边学艺边学画,成名之后,不但没有将绘画放弃,反而拜多位绘画大家为师,齐白石就是他拜的绘画老师之一。  相似文献   
86.
刘爱东 《21世纪》2000,(4):25-27
2000年6月13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与韩国总统金大中举行了“历史性的首脑会晤”。这次朝韩峰会之所以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朝鲜半岛南北两方半个世纪以来的尖锐对峙有望缓和;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由于,一向以神秘著称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国际舞台上正式亮相。红色接班人金正日的父亲金日成是众所周知的朝鲜传奇民族大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共和国主席。母亲金正淑也是朝鲜著名抗日将领,曾与金日成一道并肩战斗,率领朝鲜人民抗日联军把日本鬼子赶出了朝鲜,被朝鲜人民尊奉为“国母”。1942…  相似文献   
87.
如果要普通百姓推选中国最知名的军事评论家的话,恐怕非现任国防大学教授的张召忠莫属。军事评论古已有之,但军事评论家真正走进中国普通百姓的视线,则是近几年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在今年3月科索沃战争爆发尤其是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盛大使馆被炸之后,军事评论家才真正受到普通百姓的热切关注。在此期间,作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多家报纸的特邀军事评论员,张召忠的“上镜率”陡增。从国家部委到地方省市,从大专院校到军队各大单位,也都不断邀请他去作报告。一时间,张召忠成为战争话题的热点人物。其名气也越来越…  相似文献   
88.
89.
汪金友 《人才开发》2005,(11):45-45
百岁高龄的文学大师巴金,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生涯时,不只一次地说过“:我有三个先生,即母亲陈淑芬、轿夫老周、编辑吴先忧。母亲教给我‘爱’,轿夫老周教给我‘忠实’,朋友吴先忧教给我‘自我牺牲’。这些在我的生活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巴金的第一个先生是母亲陈淑芬。她生长于书香门第,为人宽厚、谨慎。闲暇时喜欢读书吟诗。巴金曾经深情地说:“她教我爱一切的人,不管他们或贫或富;她教我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她教我同情那些境遇不好的婢仆。”无论有多少难言的委屈和辛酸,巴金看见的母亲永远都带着温和的微笑。有一次,家里…  相似文献   
90.
我曾在异国他乡读书、工作20来年,回国后在外交部,又到过亚、欧、美等不少国家,现年逾古稀,却依然带着浓厚的乡土味,自称“河北老冒”,离休后习书法起了个笔名“太行山人”。现在经常相会的有两种人:一是海外归国学子,二是参观访问过我故乡、经过血与火考验的人士。两者的经历截然不同,却都是国家难得的人才。三次焦点的故乡1926年我出生于河北省西部边陲的阜平县胭脂河畔的一个农民家庭。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加之地主、高利贷的盘剥,农民“糠菜半年粮”都难以为继。三次焦点都与这特殊的地理环境、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