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6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2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31篇
社会学   13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本文以卢梭关于人的本质、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及人生态度为中心内容,对卢梭的人生哲学及人生实践进行了探讨,并从中引出促进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92.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三十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的时候,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 “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 “我怕得要死,”这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丢丑.我就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593.
本文评价了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人生哲学思想的一个方面,即“合理的人生生活”的思想内涵。在分析他的一些理论缺陷和思想局限的同时,指出他对生活问题的哲学思考对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转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的“合理”的思想成份在今天也值得我们借鉴吸收。  相似文献   
594.
本文论述了梁漱溟根源于佛教而又融通儒家的重视生命内在修养的人生哲学 ;认为他外现儒者内实佛家 ,可谓以佛家精神立身 ,以儒家践行济世 ,终至入世的现实情怀和出世的终极托付有机统一。其崇信佛法 ,不舍众生不住涅般木 、出世超世而入世救世的悲心正是他毕生忘我无私献身于社会国家的根本动力。综观梁漱溟一生著述行迹 ,作者更倾向于把他看作一位以儒家方便行大乘菩萨道的圣哲  相似文献   
595.
人生哲学作为孔子思想的构成性要素之一,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历代介说、诠释孔子人生哲学的论著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特别是到了近代伴随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巨大转型和各种西方思潮的蜂拥而至,在中国文化思想领域,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在广度和深度上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就孔子人生哲学的研究而言,每一位研究者因其文化背景、知识结构、观察视域以及研究方法与理路的不同,对《论语》这部反映孔子人生哲学思想的历史文本的介说和诠释也就迥然有别,从而呈现出一派缤彩纷呈的学术格局。纵观近…  相似文献   
596.
龚自珍是个"剑气"与"箫心"兼具的人.堂堂的"剑气"化作批判社会、变革天下的理想抱负和刚直不阿、奋勇前行的人生动力.但理想的破灭和人生道路的坎坷,又使他用哀怨的"箫心"抚慰自己的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597.
古典 《人力资本》2009,(8):12-12
不管你愿不愿意,改变总会来的。如果你有准备,就会按自己的方式去改变;如果不,就等着按别人的方式被改变吧。  相似文献   
598.
《浙江统计》2014,(6):63-63
冷知识(trivia)指的是琐碎的、庞杂的事情或知识等,或许饶富趣味,并随时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却鲜少人会去注意。  相似文献   
599.
美丽的坚持     
徐新 《东西南北》2010,(4):43-43
生命是一个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然而,谁会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等了100年。  相似文献   
60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史铁生就在其小说创作中试图解答"我"如何在场的人生哲学问题.但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他却越来越相信作家理应向世人奉献自己的生命迷途.在近年来的小说创作中,史铁生通过讲述"我"与他人之间的相遇事故,传达了一种关乎人类存在本源的宗教哲学思想.从描绘"我"如何在场的人生寓言,到体现宗教关怀意识的神性言说,史铁生用他的思想与言辞,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与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