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10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479篇
社会学   4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谢志鹏  赵晶  汪涛 《管理评论》2022,(6):303-314
在沟通中,人称称谓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但是时至今日,营销学界中对沟通中单/复数第一人称称谓影响进行的讨论仍凤毛麟角。基于刻板印象理论,本研究通过四次实验验证了单复数称谓与品牌犯错类型之间的交互效应:当品牌犯下能力相关错误时,相比使用复数第一人称进行道歉,使用单数第一人称进行道歉效果更好;而当品牌犯下道德相关错误时,相比之下使用复数第一人称进行道歉效果更好;拟人化感知中介于此效应。本文推论,相比于复数称谓,单数称谓会激发消费者拟人化感知,这会启动消费者对产品的人类刻板印象理解,从而对产品不同层面(能力/道德)的改进可能性产生不同期望。本研究拓展了沟通风格以及拟人化等方面的理论深度,同时为企业危机处理提供了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死亡,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全人类讳莫如深的话题,为了避开这个黑色的禁忌词语,古人在语言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委婉替代词。死亡替代词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成为了社会文化的镜像,它与社会等级制度、丧葬星象及鬼神宗教等文化现象休戚相关并互为影响。它的运用不仅避开了直言死亡禁忌的尴尬,而且符合礼貌得体原则,在社会交际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日语人称代名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一些生动的生活实例和电影与文学剧作中的典型台词来分析日语中表示"你、我、他"的人称代名词的各种用法。根据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身份、地区及时代的演变,对不同场合下各类人称代名词的用法以及与其相关的敬语、部分熟语和成语的用法进行了介绍。也涉及到日语当中人称代名词的"移位"现象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这种现象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44.
恐怖的玫瑰     
介词的概念:表示它后面的名词和代词与其它句子成分的关系。 1.介词种类: ①简单介词:如in,on,at等; ②介词短语:如in front of,instead of等。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语义、语法学的角度探讨关系代词as ,which和that在定语从句中的用法。通过比较与分析 ,找出其规律与异同 ,旨在更好地指导英语学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46.
在《永别了,武器》一文中,这种从"我"到"你"或到"我们"的人称转变,至少隐含以下几种含义: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Frederic Henry)对过去思想和感情的回忆;以平民身份对军人身份的描述;对凯瑟琳·芭克莉(Catherine Barkley)的爱;对战争的愤恨。本文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经典小说的隐显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47.
两周金文中"乃"字有代词和连词两种词性,代词"乃"主要用为人称代词,个别时候用为指示代词;连词"乃"主要表示承接关系,偶尔表示假设关系。对两周金文中"乃"字词性和用法的调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其在上古汉语早期的应用情况,亦可为针对传世文献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语料和有益的补证,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  相似文献   
48.
关于壮语的第三人称代词te^1的来源,语言学界的关注不多。有学者认为借自汉语“他”。本文从一些语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来源于其它词类的事实,比如,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来自指示代词“其他”的“他”,苗语、瑶语第三人称代词“他”,来源于名词“人”,讨论了壮语的第三人称代词te^1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49.
“子”在《孟子》中的用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中,一般的语法著作和语法研究者把“子”都解释为表尊敬之词。本文在考察了《孟子》全部代词及“子”的所有用例后发现,“子”在《孟子》中却无表尊之意。文章用充分的例句分析了“子”和“尔”、“汝”及“夫子”、“先生”在《孟子》中的不同用法,同时还就《孟子》和《论语》对“子”的用法进行了比较,从而说明“子”在《孟子》中是以一般的对称代词出现的  相似文献   
50.
《元曲选》宾白疑问句的疑问代词有47个之多,分属8系,表现出疑问代词在元明时期的复杂面貌。文章通过详细地定量分析,并与《水浒全传》的疑问代词作比较,展示元明时期口语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